在人情中从容悠游
常听人言做事难,做人更难。然而身为学佛的人,除了自己从中体会法喜,若能多一分慈悲与智慧对待人事,则能为围绕身边的人际网络理出清明与自在的开阔空间。
生活在世间,无论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总不免和人接触、沟通;如果再加上置身人际网络中所被赋予的诸种角色,将会发现其中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常会令人矛盾情结丛生。想弃之而去,却又需要依赖它;真的要接受它,却不见得能如人意,其中的焦灼,理不出头绪常令人大叹做人真难!
然而,如果能从佛法角度来看人的关系,当发现一切不离因缘果报,缘聚缘散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只因人们无法清楚事实的真相,所以常为人际关系引发的问题所苦。
化解胶著的人际纠缠
有的人做事习惯以人情为依归,然而人的念头变化万千,加上每个人对话语的解读不同,致使同一件事情呈现出百千种事相,若我们被繁复的事相所惑,而执假为真,痛苦是难免的事。因此除了要先从观念上厘清之外,也可以试着运用佛法修行上的训练来处理所谓的不如意,例如遭遇不快或难以解决的人情纠葛时,运用数呼吸或念佛等方法,先放松焦灼的身心,浇息心上的恼热,让身心平静安宁,再以佛法的智慧抽丝剥茧,找到事相的根源,不但能以正确的判断处事,也能把陷于胶著的人际关系化解开来。
此外,若我们在知见上有了正确的看法,对复杂的人际也能淡然处之,更要以慈悲心体会对方的感受,以免让他人生起烦恼。
除了知见与方法上的调整,未学佛前,价值标准与一般人类似。学佛后,发现某些人生观、价值观与世间法是颠倒的,这样的差异会使人际往来间形成矛盾。因此如何在出世和世法间之中调和,也是学佛人的重要课题。
例如学佛后嗜好变了,当心念都放在修行上时,自然会停止向外逐驰的生活。可是家人、同事和朋友面对不同于以往的你,就有些不习惯,如果又不断拒绝人情的邀约,不免会抱怨你对他们的疏忽。因此若置身这种处境,也要适时观照自我,检讨自己是否以冷漠取代了人间的温暖与关怀,毕竟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也不能以这样的态度隔绝他人。学佛的本意虽在解脱道与出离心,但学佛的根本却在行菩萨道,对五欲六尘的心要冷,对社会公益的心却要热,分享感动生命的喜悦。
尤其自己之所以能时时不忘修行,表示佛法感动。触发了自己内在的觉性,因此不应以隔绝冷漠拒绝他人,反而应适度与家人、亲友分亭,将感动自己的利益,也感化他人来学佛。
另外,也常听人抱怨学佛的家人或朋友,会不经意地嘲讽他人不懂佛法,并且时时以佛法指正他人的身口行为及意念等。如他人心生不悦,便以嗔心示警,看到别人换季购物,便说对方起了贪念,或指责别人吃肉不慈悲等等。这样的态度即使原为善意,也可能自己被僵化了而未能觉察,反以制式的标准损伤了与人的互动,甚至让人对佛法生起烦恼,进而伤害了自己所受用的佛法。
因此当自己学佛受益,而感觉生命打开了另一只眼,对人生价值产生不一样的看法,甚至产生强烈的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或体会终于找到人生目标的欣喜之余,把自我要求自己的行为能如礼如仪,建立应有的威仪,让自己成为良好的佛教徒,以身心统一的自在感动他人。
不以分别比较对待他人
若能以此心念与他人相处,也才不会以此价值标准来评断别人,甚至以比较、分别的心对待他人,而不小心让自己的慢心无形中逐渐滋长。
至于一般人认为佛教徒应该忍辱、无争、慈悲,常被不合理的要求与对待而陷于挣扎中,不知道该不该据理力争。甚至对于何谓合理,何谓不合理产生疑惑时,作力一个自在的佛教徒,也要懂得以智慧来面对。
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人际网络,处理问题的核心不外是运用佛法时要能调和清理,以免落入重情者的乡愿,或偏理者的刚愎。在修行的漫长路程中,当以大家都还是凡夫,尚一路趺跌撞撞来互相体谅,并不断提醒自己,回到人的本位来看事情,在慈悲柔软的身心状态下,时时安定自我的身心,事事以开阔的心量来对待,就如同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圣严法师所说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便是值得时时咀嚼再三的智慧法宝,尤其是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更是置身繁复的人情中,经常可以用来观照身心的好方法。(齐秀玲)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