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惟觉长老:心病还要心法医

发布时间:2019-11-13 09:25:09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一般人的心理,通常都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沈,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如果将这些病态除去了,就是智人、贤人、圣人。修行的人要有成就,也必须要除去这四种心病。

\

所谓妄想心,就是一个人的心念,念念不停的起心动念,攀缘不止,俗云:‘心猿意马’者是。人的一生中,不是善念,就是恶念,时时刻刻在患得患失。善念就是好的念头,起善念,心生光明;起恶念,心生黑暗。善念是因,天堂、净土是果;恶念是因,恶道、地狱是果;智人、圣人是正念是无念,所以能够超脱生死,得自在解脱。一般人的善念较少,恶念较多。因恶念故,心生黑暗,因黑暗故,心起烦恼、空虚、恐怖、颠倒、愚痴、邪见、悭贪、我慢、悔恨、嫉妒、幸灾乐祸,进而造杀、盗、婬、欺诈、强暴等种种恶业,致使社会失序,而招感未来的苦果。

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好国民,应该要知道那些是善念,多起善念必得善果。经云:‘前念念恶如云覆日,後念念善如日消暗’。古德云:‘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

所以人的起心动念,是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圣、凡的关键。

心病还要心法医(二)

睡眠昏沈占了人生的一大半,

所以必须修‘止观’来对治。

所谓‘止’就是定,‘观’就是慧,

‘止观’即修定、修慧,

这是一帖医治心病的心法良药。

心病之二为‘昏沈’。就是心不明了,意念不能作主,不是糊涂痴暗,就是瞌睡昏沈不断。一个人每每到了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呵欠瞌睡就来了。睡眠昏沈占了人生的一大半,所以必须修‘止观’来对治。所谓‘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止观’即修定、修慧,这是一帖医治心病的心法良药。

\

古人云:‘圣人无梦’,不但色身不作梦,而且心意识也不会颠倒梦想,常安住在正念、正定当中。修行功夫深厚时,就能作到醒睡一如的境界。要想除去昏沈,就必须修止观对治。

第三、无聊--这个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昏沈,但感觉到无所事事,心念变成断灭,甚至呆若木鸡,心意识完全失去了定力与智慧。所以必须修止观以调治无聊,以免失去生命的活力,断送自己的慧命。

心病还要心法医(三)

道行精进的人,

睡时心亦在定中,是不会作梦的;

即使作梦,亦是与修行有关的梦,

在梦中亦在用功办道,不会作无聊的梦。

第四种心病为‘无记’。所谓‘无记’:即禅宗所说落入无事夹缝中。无记有二种差别:第一是‘空亡无记’--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得到一些清净的境界,而守住这种境界以为得到珍宝,心生贪着,禅宗所谓‘死水不藏龙’,就是指这种境界难以产生悟境,故不可执着这种空洞忘机的境界。

第二是‘独头无记’--指独头意识的活动。是因为工夫不吃紧。不得力,到了晚上还会作梦,在梦中又迷迷糊糊。作不了主宰。如果是道行精进的人,睡时心亦在定中,是不会作梦的;即使作梦,亦是与修行有关的梦,在梦中亦在用功办道,不会作无聊的梦。即使是恶梦,心亦是清楚明白。能作主宰,不为梦境所迷乱,否则就是独头无记了。如果有这种无记的境界,必须精进用功,修习止观以对治之。

希望超凡入圣,就要将妄想、昏沈、无聊、无记这四种心病,利用静坐修止(定)观(慧)的方法来医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