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的语言、行为,包括你的起心动念,包括你一切迷、悟的剎那之间,统统是佛法。统统是佛法!
凡是所有时空交会点,而融合了人的任何行为、语言,统统是不能离开佛法的。所以佛称为人生宇宙的究竟解脱之人,大圣人。那么我们说在联考上,这个人考取台大是很了不起,教育很高头脑很好,那么这个是不是说,一个人书读得很多,就表示他活得一定很超越呢?那广钦老和尚没读书怎么办?六祖惠能大师也没有读书,那个临命终的自在放光,几天以后要走的事情,他都交代好了,双腿一盘就走了。换句话说。学佛是重在悟,不是重在世智辩聪,不是的。
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这些,只能运用在我们谋生的技能上,给我们在社会的一种肯定,给我们在生活方面改善,那是我们在从事任何一件事情,比较方便而已。就利用这些语言的符号,我们所学到的background,我们这个背景所教育所产生的,运用在这个世间而已,可是一样是迷并不是悟。
佛是一个怎么样子的人呢?迷跟悟的差别,就是这么简单。悟了他就是佛,时间跟空间不可能拘束他的,迷了菩提就显现不出来,本性就显现不出来,一天到晚就是追求迷茫。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一朵花,以同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一朵花。这一朵花散出来很多香的味道,它是代表什么?我们在研究方面来讲,就是细胞、光合作用。它又代表什么呢?如果我们是一个修行的人,从这一朵花,我们去悟出什么道理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不同。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是一朵花,它就是花。因为我们心中一定要假设一个名词,然后让我们来认识它,名词的本身也是人创造出来的。
佛又告诉我们:自心起自心,非幻成幻法。自己心中所影现出来的这个世事物,我们给它安上个名词,然后我们再自己去执著这个名词,错了!我们的思想都是生活在一种错误的教育当中,第一点教育愈高不一定活得很快乐的,你不会应用一样是活得很痛苦的。佛教告诉你你要悟,怎么个悟呢?看到任何的事情你统统要去悟,譬如说这朵花它放出香气,男孩子看闻到香味,女孩子看也是闻到香味,富有的人看也是闻到香味,贫穷的人来看也是闻到香味,残废的人来闻也是闻到香味,这一朵花对每一个众生来讲,它都散发出平等的香味出来,而我们呢?我们人有办法做到这样子没有?我们人很善于分别的,就是说这个人地位、身份、貌相好看就拼命地欣赏,这个人残障乃至说是不好看乃至说很贫穷下贱,是人家的佣人煮饭的扫厕所的,在我们自心里面就产生一种强烈的抗衡作用,我们的理性被我们的感情所驾驭着,整个人生观里面全部用感性来批判真理的存在性,他没有办法用真正的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众生,那就开始痛苦就分别!
所以我们儒家所讲的仁者无敌到底有几个人悟出来呢?仁者无敌,你不要以为说慈悲的人就是没有敌人,不是这个意思,仁慈的人还是有敌人,慈悲的人还是有敌人,为什么?你慈悲人家不会慈悲,什么叫做仁者无敌呢?就是我们的心如果一切事情都能够宽恕一切众生,你跟自己不会过意不去,你知道吗?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这个道理!当我最大的慈悲的时候,我不在意你对我怎么样,这叫做仁者无敌;是你不跟自己过意不去,叫做仁者无敌。你已经发出大慈悲要救他,他不让你救那不是我们的问题。所以说慈悲的人就没有敌人吗?有,还是有敌人,人家忌妒你的才干,还是会有敌人的,那么这个敌人不是我制造出来的,是众生的心性包容不了你所竖立的,在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你有一点成就人家就要把你拉下来的,这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听到什么毁谤或怎么样,这个我们感觉很自然的,这个没有什么不对的道理,对不对?人家讲说慧律法师:有人批评你怎么样。我说:那当然我有才干他才批评,我精神病他批评什么对不对?对就鼓掌嘛对不对?今天你有才干,他就一定要批评你这很正常的,这个世间都是两面体的,你觉悟的话感觉这个很自然的。我又不是圣人不被批评,圣人还是要被批评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来做也没有办法做到平等,为什么?他内心一切平等,但是不是佛的问题,那是众生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了解圣者的心态没有敌人,但是众生就有敌人。因此我们要了解只要我们对得起我们自己,对得起天地良心,你如果一定要勉强自己去做别人喜欢做的事情那你很累,他希望我今天、明天怎么样,每天都活在别人的要求之下,失去自己的原则,那算什么?
佛的教育就是真么直接了当的东西,你要参禅要去开悟那个东西出来,所以我们参天地万物都是道场,就是什么?我们的心。
学医的人会赞叹佛是个大医王,他可以医治无量众生的苦恼的病症;学教育的人赞叹佛是大教育家;学哲学的人赞叹佛是大哲学家;学科学的人赞叹佛是大科学家,那么诸位如果有机会的话翻开《楞严经》,你去看看佛的智慧你会吓死了,还是两千多年前没有显微镜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什么解剖学,也没有什么物理、化学。。。他竟然讲出来的两千多年后才慢慢地发现出来,大家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我们也是,那么修行人就会赞叹佛是个大解脱的人,他是生死自在,在几个月前就告诉要如涅磐了,他神通自在,超越时间跟空间,超越六道轮回,不受时空的支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的。
我们变得生死不自由,看到什么东西,贪,看到什么东西,嗔恨心,我们没有一分一秒真正的冷静,真正的理性,真正的达到平衡的心态,几乎没有。
只要你诚心的念佛持咒,它就是一种频率,在宇宙当中就散发出这种频率感应了佛菩萨,那也是你自己的能力也是佛菩萨的加被这没有什么,在佛教这是很正常的,这没有什么很不得了的。可是在外道里讲大事渲染以为这个神通是不得了了,或者说能够跟鬼神通灵以为这个就不得了,没有什么。我们佛法要求的不只是心灵上的那一份不可思议的能力,而是告诉你现在正确的人生观是什么?宇宙的真实相是什么?我们要去除一切的迷惑,你的内心里面灵光就自然显现出来,就自然不被污染了。
佛告诉我们境界没有好坏,境无好坏,唯心所造。不是境界什么好坏的,没有的,为什么?你心里面忍不过这个境界就坏了;你心里面忍得过这个境界就是好的;再大的境界现前的时候,在圣者来讲他连动到念头都没有,境界对他哪里有什么好跟坏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办法control,没有办法控制它,所以我们被牵着走,然后我们产生烦恼,就说这个境界是不好的。在圣者的心态没有所谓的善、恶、好、坏,你说:圣人没有所谓的善、恶,那就胡作非为了。错了!圣人行善不认为那是善,认为理所当然的。圣人绝不造恶,所以说没有善恶的观念,就是不会执著他行善的东西。
如果你的心能够定得下来,能够如如不动,你就自然发出无量的神通,那么很多人他不明了这个道理,他就一直想要追求这个神通的东西,释迦牟尼佛告诉你要得到最大的神通很简单,什么事情就放下——最简单的,什么事情都不要执著,放下,在你的本份岗位上做好,你演什么角色,你是学生你就做好学生,你是家庭主妇就尽职做好主妇,把一切不应该烦恼的不应该执著的全部都放下,神通就自然出来了,不要修就自然出来了。如果我今天发一个心我要求得神通,产生一种神秘的力量,就是这一念还是执著,想要炫耀别人,这一念还是执著,你还是得不到解脱的境界。所以执为禅之大病!
譬如说我们要灵修,我们一般人都是心外求法,所以这个叫外道。他以为说这个灵修,去拜什么师父,然后教你几个咒语,或是教你一些打坐,就以为可以得到一点神通力量,然后用来治病、炫耀,这个当然也可以达到;但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不究竟,我们要灵修以前,第一个心一定要绝对的清净,心要绝对的清净是怎么做?第一个要不能有恨,恨是世界上最大的症结所在,你有恨的话,或者是有嫉妒心的存在,那没有办法修行,因为你本身已经跟自己过意不去了;我们刚刚所讲的仁者无敌,不是说我去外面竖立敌人,而是你已经跟自己过意不去了,我不原谅你就是不原谅自己,佛教讲的慈悲、忍辱,对什么众生慈悲?对自己慈悲,对一切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原谅众生就是原谅自己,这才会快乐的,你不原谅他就是痛苦自己,(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佛教讲要升华自己,你要达到神通要灵修,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反观自性,随时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去仇视、不要报复,不要拘泥于区区儿女的私情,不要拘束在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切欲望里面,那就要观察这个无常,世间是无常的不是究竟的,虽然说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放下来,可是我们总有一天慢慢的放下,那么观了以后,我们对一些世间的得失、世间的贪念、世间的执著就会慢慢的放下。我们了解世间是空性的、世间是无常的,它是因缘和合的,只是暂时的短暂的而已,我们内心里面充满着理性就会冷静的去透视,每一个时空所产生的动点上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就会慢慢的去觉悟这个世间的无常、苦空无我,痛苦的世间、不实在的世间、迷茫的世间。
如果说今天我念了台湾大学,那么我感觉很安慰,就算给你念医学院七年,牙科六年,这个时间总是要过去的,再来是什么?你台大念完做什么?也许出来就结婚,或者攻读硕士、博士,再来呢?做厂长,再来,女孩子就做家庭主妇了,还是煮饭,再来呢?生儿育女,再来呢?就把孩子养大了,事业做得愈来愈大了,再来呢?老了就牵一条狗到公园走一走了,再来呢?再来就准备棺材了,再来不晓得要做什么了。人生就这样子吗?如果说生命是连锁性的怎么办呢?生命如果不是断灭的,生命并不是说我现在死了的时候什么都了了,什么一了百了那这样好做对不对?可是我们晚上在睡觉的时候还是会做梦,人在休息的时候这个意识不会休息的,人死了以后他意识的惯性作用还继续作用,它是一种能量,它不是你死了以后什么都解决了,没有,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什么事情都做没有关系,可是佛教讲因果对不对?佛教讲三世的,在这个世间有很多的道理你没有办法解释的。
心如果清净的时候,我们就有定力,我们的灵性就会自然放出光明,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不假外求观心就是;如果你要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观照你的内心里面,让他起心动念当中合乎中道,去掉贪、嗔、痴,符合大慈大悲的心,二十四小时里面就是这样观照,这样子的话将来所产生的神通那不可思议的。神通不是求的,只要放下,譬如说我们用一盆水,这个水如果不动的时候,它就自然照出我们的本来面目;如果说这一盆水一动的时候,就照不出本来的面目,为什么?因为我们心如果动的话,动到这个念头,所以的贪念、嗔念、愚痴的念头就产生了,做什么事情就没有办法理性化,就没有办法客观,就产生一种偏颇的标准性,产生一种对别人的攻击性,占有、攻击,为什么?因为我们内在里面的标准不一样。
所以禅宗里面讲的动念即乖,乖就是违背的意思,只要你动到一个念头去分别或者去执著这个东西就不对了,所以禅宗告诉我们虽分别而不做分别想是名本性,就是虽然我们分别但是我们不在分别里面产生一种痛苦压力可以用理性去支配我们所有的感情,在任何的身口意的行为之下不产生内在里面的压抑,也不产生境界的执著,那一念就是清净的自我。那么没有那一念的执著,我们就不会产生惯性的意识,就不会产生世间的执著的惯性意识,那么来世的生死就断了。所作已办,所要修行的事情全部都办完了,就没有再落入这个因果,所有的因果都是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然后长时间的一直累积一直累积这个种子,这个种子就放在我们的意识里面,然后将来碰到又产生种子——如果这样讲诸位不了解,我举个例子给你听,如果你现在恨一个人,很恨他,譬如说你恨你的男朋友,因为牵了你三四年的手竟然把我甩掉,那么他如果离开,离开以后好几年已经忘了,你去美国留学回来又看到他,本来已经忘了又看到他,那一把火又升起来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种子是深藏在你里面的没有抹杀掉的,你那一份执著跟恨就是你生命的根源,来世再继续执著下去就这样子,所以我们要了解一切的事情都孕育在我们无形的心态里面,等到有机会就起这个种子的现行出来,生生世世这样一直六道轮回。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