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佛教,不怕不信,就怕迷信!迷信有时候比不信更可怕

发布时间:2024-02-08 02:03:04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佛教,不怕不信,就怕迷信!迷信有时候比不信更可怕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的表哥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一切都是假的,就不用太积极争取什么。表面于世无争,却生活得很不积极,也没有责任感。请问老法师,这是否对佛法理解错误,应如何导正表哥的观念?

答:确实这个理解错误,要学佛要好好的学经教。这句话是《金刚经》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帮助你看破,看破世法,积极佛法,你才能成就。

如果你世法看破了,什么都消极,你将来还是受业力主宰,出不了六道轮回。父母养育你,有大恩大德,你在生活上消极,没有责任感,你这是大不孝,不孝的罪就在三途。你学佛,最后学到三途,你错了。而且怎么样?也破坏了佛教的形象,佛不是这样教人的。

佛教你修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没有叫你消极。修这些法,你不执着,就叫佛法;你要执着,执着是世间善法。《金刚经》是教你破执着的,就是教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金刚经》目的在此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这是菩萨,这个道理要懂。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要度外道,佛经里面讲的那个时候的社会,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种。

外道,不是毁谤人,不是贬低人。

“外道”这两个字的定义,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心外求法”叫外道。

所以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检点、去反省,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

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也是外道,这个外道在佛门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

换句话说,对于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

-02-


问:一天到晚谈论解脱、往生,会不会不吉利?

答:学佛就是为了解脱。一提到解脱,很多人都觉得遥远,并且感到恐惧。那些对生命不负责任走极端的人喜欢说:“死了就解脱了,我不要活了……”这给“解脱”这么庄严的词蒙上了一层阴影。随意放弃生命,无法获得解脱,只能陷入更苦的轮回。

再者,人们普遍怕死,不说“死”字,就不会死吗?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解脱的事情,已经晚了,因为你没有时间准备了。

佛教徒喜欢自在地谈论生死解脱,才会有不少人误会:“佛教徒都是修来世的。”

其实,生命的每一天,我们的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都需要解脱——让我们从无尽的烦恼中解脱,从纷至沓来的痛苦中解脱,直到究竟成佛的解脱。

“他们一天到晚谈论解脱,说以后要去阿弥陀佛那儿,这不活得好好的吗?怎么总是说这么消极的事情呢?这会不会不吉利?”连4的谐音都敏感的人,当然对解脱心有恐惧,但你所恐惧的事情,该来还会来,为什么不放下心里的包袱,坦然做好准备呢?

就如同你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谁给你发工资?当农民的如果不播种耕作,怎么可能有收成?

同样的,今天你不努力修行,去努力积德行善,忏悔罪业,好好发大愿修行,哪儿有可能以后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啊?

要解脱,要去极乐世界,是一个吉祥圆满的大愿,想去还要有资粮才可以。

你去任何一个地方旅行,手里没有钱,去得了吗?一谈钱,你们就两眼放光;谈解脱的资粮,为什么不积极呢?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解脱的资粮却是生生世世都可以享用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有几个真正能做到一心不乱念佛?

有不少老居士,心静无杂念,对众生有强烈的慈悲心,可以清净自己的罪业,破除自己的杂念,才能顺利往生。

年轻人呢?大多做不到。嘴巴上念着经,心里一个个的念头如浪花翻滚,此起彼伏。

嘴上持咒,手上转佛珠,真正持咒的质量如何?你念的佛,到底有多少是用心的?

做不到的原因是:世俗上所谓的学问学多了,疑问就多了;疑问多,杂念就多。

可杂念多,你怎么解脱?

杂念多,现在无法从俗世的烦恼痛苦中解脱,想往生净土的时候,也会有障碍。周围有多少诱惑啊,手机、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等,要清净身口意真的很难。

修心,不仅仅要在佛堂里,更要渗透到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

看一个人修心的质量,比他念多少言不由衷的经咒,更重要。

-03-

佛教给我们没有别的,破妄想、分别、执着而已!


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

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

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

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


经上讲的“一真法界”,西方讲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多大?

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凡夫看到我们的环境,一片大地泥土、沙石,这是我们凡夫眼睛看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看,这个世界也是琉璃七宝,他到任何地方他所看的都是琉璃七宝,为什么?那个境随他的心转。

假设的话我们凡夫也有可能到极乐世界去观光,我们到极乐世界看到的地,也跟我们地球一样,也是泥土、沙石。什么道理?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他的心变现跟我们心不一样。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他居住的是净土。

经上也曾经有说过,释迦牟尼佛以他的神力变现出他自受用的境界给大家看,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没有两样,凡夫见不到。

这个道理如果用现在科学家的说法,就是时空维次不相同。我们今天住三度空间,科学家确实证明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到十一度空间,这被证实的。还没有发现、没有证实的,那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佛菩萨的能力把这些时空全部突破,所有一切空间他都见到了,他见到他自受用的,也见到一切众生受用的,他有这个能力

他用什么方法突破?现在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真正能突破,人自在了,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未来,理上科学家已经是肯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个理他是明了。

同时存在,我们怎样回到过去?怎样趋向将来?做不到,这个原因是他不知道空间是怎么形成的,他没有在这上面去研究。

佛法里面讲“不同时空的形成”,就是不同“法界”,我们佛家讲“法界”不讲“时空”,十法界是略说,细说是无量法界。

为什么说无量法界?每一个人的法界都不一样,我们同样看一个人、同样看一朵花、同样看一桩事情,有人看得欢喜,有人看得讨厌,那就是法界不同。

喜欢,每一个人喜欢程度又不一样,法界还是不同,真正找到二个人对一桩事情看法完全相同的,找不到,没有这个事情。

佛讲什么时候二个人看法完全相同?成佛,佛佛道同。

等觉菩萨,二位等觉菩萨看一桩事情还是不同,他的“觉”没有圆满,他的心没有达到纯净。等觉菩萨虽然都有一分“生相无明”没破,他们每个人的看法都不能完全相同,我们说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相同,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由此可知,法界的形成、时空维次的形成,佛讲的有道理,“妄想、分别、执着”,从这个地方生的。

如何能突破?把“妄想、分别、执着”断掉就突破了,无量无边不同的法界你统统可以见到。

所以佛教给我们没有别的,破妄想、分别、执着而已。“妄想、分别、执着”破了之后,那个境界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我们今天提升,不断向这个境界提升,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经上常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破了“执着”就是“正觉”;

再破“分别”就是“正等正觉”;

再破“妄想”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梵语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