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

发布时间:2024-09-07 02:04:03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

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

我们学习了以上的内容,尤其是调五事的要领以后,就应该掌握入禅定的方法了。但在实际打坐上,即使我们偶尔能感觉很舒服,但下次再想进去就进不去了,也就是我们把握不了入定和出定的技巧,无法出入自由,找不到进入禅定状态的那个门槛。有一本书叫《你是做梦大师》,教我们如何通过训练,找到进入梦境的关键处——门槛,找到以后,我们就能随时通过这个门槛,从没有梦的状态进入梦境之中。而一个修习禅定很有受用的人,他完全可以编织自己的梦,希望在梦里见到谁,都可以如愿,因为一般梦境就是妄想的延伸和具体化。定力差时,我们的妄想就很模糊,很散乱;如果定力好了,妄想很专注,这个妄想就会在梦境中出现。所以我们修学禅定,就是要把握如何进入禅定,如何保持禅定,如何从禅定中出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就是要认识进入禅定之门的门槛在哪里。

如何进入禅定之门呢?我们首先要调五事,把环境、身体、呼吸、心态都依此调整好了,心不再浮躁也不再暗沉,清清楚楚又不散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入禅定,进入的时候要掌握三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对我的环境,我的身体,我的呼吸等等身体状况很清楚,是坐着,站着,还是在走路,在禅堂,在念佛堂,或是在家里。这个清楚里面不夹带任何价值判断,比如太吵了、太安静了等等,不必判断好坏,只要清楚地知道就行了。

第二,对身体的感受也要很清楚地知道。感觉身体是重是轻?哪里痒、那里麻、哪里不舒服,这个时候的手和身体不要乱动。即使想动,也要缓缓地动,动的同时对自己的动作,包括动的幅度、感觉都要很清楚,比如走路,脚踩在地上与地面碰触的那个感觉,你要体会到,并要很清晰的把握它。一开始修行最好不要动,开始的时候定力不够,就难以把握对身体清晰的感受。

第三,对自己的心念要很清楚,没有妄想或者起了什么念头都要知道。

如果环境、身体、心态都能很清楚,就可以进入禅定。所以禅定的入门处就是清楚明了。如果不清楚了,那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妄想纷飞,第二就是昏沉掉举,这就离开了清楚明了这个门槛,更入不了禅定之门了。所以我们要通过训练,让自己一步一步地从这个正规的门进来,然后再从这个门出去。否则偶然进去了,也只能是欲界的散定,或者是别人把你扔进去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但我们掌握了这个入门的方法后,就能将身、心、环境这三个方面观察得清清楚楚了,哪怕是一句佛号,都可以跟念佛三昧相应。

所以修行四禅八定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是观身体的感觉而不是观心,对身体的感觉越清晰越容易进入禅定,这就是逆方便。不管是什么感觉,我们都很清楚,但不要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比如哪个地方酸痛,我们知道就可以了,既不去讨厌,也不会喜欢,这就是比较初级的“止”。先把粗妄想,比如分析、判断、攀缘的心止住,身、心、环境这三者就都清晰起来了。这时我们再用任何一个简单的法门,比如观心、观息、或者念佛,都会是静静的,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舌头动的感觉、讲话的感觉、念佛的声音都会很清晰,除了清楚,一个妄想都没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的定中,身心没有丝毫的波动。

这感觉就如同把门窗都关好后,在房间里点一盏烛灯,因为没有风,火焰不会晃动,光明就能均匀地照耀整个房间,我们就很容易感受身体状况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心里没有妄想就是定,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就是慧,这就是住在禅定里边了。当罄声一响,禅修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要从禅定里出来,出来也是三个条件,就是把身体放松,身体、呼吸、妄想都不再管它,不观照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出来了。

凡夫的妄想太多了,像洪水一样无法抵挡。学习禅定就是不停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熟悉进入禅定的方法。如果这个训练不熟悉,那就需要大家共修的环境,相互切磋,彼此鼓励,这样就容易进入禅定修学。刚一开始进入时,我们一般定力会很差,每次进入禅定的时间可能连几分钟都没有,就开始烦乱、难受,有人就觉得这样出来就行了,其实这样对禅修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修习禅定,不管过程长短,都要让自己能如法地进入,再如法地出来,比如闲下来时,我们就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感觉一下:环境是怎么样的、呼吸怎么调整,身体有什么特别感受?我们只是去观这些感受,不去评判和选择,这样就可以进入禅定。定力差时,也可能就只能进入一分钟或半分钟,这都没有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定在那里的时候,有事情了,不经过出来的过程,马上就跑去做事情了,如果这样,以后再进入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模糊。

所以禅定并不神秘,把握了入、住、出三个要诀,随时都可以训练、熟悉和运用这个过程。没事情就静一下,有事情了就提醒自己:现在不入定了,先去作事情。这样训练几次就会知道它的妙处了。一个想真正了脱生死的人,他的意志力一定很强,一天应该有四十次提醒自己进入禅定。禅定的时间也会慢慢增长,并渐渐扩散到生活中去,无论走路、吃饭、日理万机,都会处在禅定中,一切变得很清晰,人生就会充满智慧。

“智”字是上面一个知,下面一个日,禅定中的这个清清楚楚的“知道”,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整个身心就是“智”。如果你定力足够强,这个太阳足够亮,就不但对自己的环境和身心非常清楚,对他人的起心动念你也会清楚地知道,甚至任何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这就是佛法讲的智慧。世间的聪明不会明察因果,所以聪明人常会做糊涂事,以计谋取胜虽然暂时会得到些利益,不久可能就会遭到恶报。而智慧的人虽常在定中,没有丝毫的起心动念却会将任何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就是通过禅定把我们真心的神通妙用启发出来了。

禅定虽然如此之妙,可是确实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我们学习了调五事后,就算掌握了禅修的方法,但如果你没有什么志向和动力,修修停停的,或者不按部就班地训练,也体会不到禅修的妙处。所以我们下一步就要学习行五法,也就是修行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发起伟大的志向和动力,才能进入正修行,也就是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

这就比如我们想进山采宝,首先就要准备路费、粮食和衣物这些外在的资粮;还要看身体能否达到进山的条件,不至于路途疲惫,中途而退,并对身体进行必要的锻炼和检查。正修行就如同进山采宝,二十五方便可以消除障碍、增加福德,就如同准备资粮和锻炼身体,所以在佛法里将二十五方便称作“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通过资粮和加行的修行,首先要“见道”,知道什么是宝,才能进山采宝。如果只是准备资粮和加行,却不上路,见不了道,那就永远也采不到宝物。很多人在几十年的学佛过程中,见道位的正修行一直没有开始,只是做了些修行的准备工作,就是因为行五法的修行比较欠缺,没有树立起志向和信念,最终导致时日荒废,两手空空,这就非常可惜。

那么行五法是哪五法呢?就是欲、进、念、慧、定。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第一就是欲。无论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善是恶,都要先具备完成它的欲望,否则就无法启动,修学禅定也一样,我们首先要有获得禅定的欲望,才能开始修行,前面刚刚讲了要呵五欲,这个欲怎么又成了五种方便行法的第一了呢?因为前面的五欲是贪求世间法的欲望,而行五法里的欲则是善法欲,也就是脱离世间颠倒妄想,得到一切禅定三昧、神通智慧法门的欲望或者愿望,所以欲本身并无好恶,就看你如何去用了。

善法欲亦名为志,也可以称为志向。世间法里的志向太多了,我们都很熟悉,而佛法有两种最根本的志愿,第一种是我们希望能得到禅定解脱的智慧,解脱身心的束缚和烦恼;第二种是自己解脱后,还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解脱,这是菩萨的菩提大愿。总的来说学佛法就要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志向。上求佛道是希望自己解除痛苦,具足无量智慧;下化众生是把这种慈悲心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众生解除痛苦。

这两种愿望或志向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动力。亦名为愿,愿就是愿望。亦名为好,好就是爱好,以修行为兴趣、爱好,所谓“学之者,不如好之者” 。认真学习的人不如好学的人,如果没有兴趣、不爱好,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退缩,有了兴趣,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成就。亦名为乐,以修行为乐趣,做其它的都没有意思,就是修学禅定才有快乐,那怎么可能修不成呢?志、愿、好、乐是欲的由浅入深的四种表现层次,无论哪一种都能促使我们走入佛法的宝山。所以佛陀说,一切善法,欲为其本,欲望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其实欲也是一切恶法之本,它是一切生命行为最重要的动力。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如果没有了欲望,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欲望,没有人去劳动、去做事情,它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欲望就如同汽车的引擎,凡夫的观念就如同方向盘,因为无明的缘故,凡夫的观念有善有恶,因此欲望也表现出善恶的区别,在方向盘的指挥下,欲望就会带着人向各种方向驶去。

在贪嗔痴指挥下的欲望就是恶欲,满足恶欲的过程会使我们增加痛苦,堕落三恶道,就像饮鸩止渴,或用盐水止渴,结果是越喝越渴。在戒律指导下去追求定慧的欲望,就是善法欲,满足善法欲的过程能使我们得到清凉,真正的解除饥渴,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上升到三善道。但因为还未摆脱无明的纠缠,仍旧不免轮回。摆脱无明之后,凡夫就转为圣人,圣人中的佛菩萨还会到这个世界上来生活的,他们的生存动力就不是凡夫粗重的欲望了,而是一种清净无为的愿力,他们生活的目的也不再是满足欲望,而是满足自己救众生出苦海的愿望。

所以欲望事实上是一种向往,凡夫依靠虚幻的第六意识创造出各种时髦的价值观,诱惑着人们不断地为之奋斗。因为凡夫都在无明大梦里,不了解万法的真相,所以任何价值观都不可能是真理,生命力注定不会长久,各种观念轮番登场,变换得很快,一旦新的价值观被创立出来时,旧的就会被推翻,以前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导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完全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循环过程,发展到现在依旧在轮回里颠倒。

人们被世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就如同狗追骨头一样,骨头扔到东就跑到东,扔到西追到西,咬过来却发现不是,骨头永远在别处。比如许多人在追求名闻利养的过程中很努力、很充实,一旦真的有了钱、有了地位后反而变得消极和无聊,愚痴的人甚至去做害人害已的事,世间法就是这样的负面重重。而佛法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亘古常存、永恒不变的真理,但对凡夫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凡夫很难理解佛法的奥妙,更体会不到涅槃的美妙,所以就不可能接受,也不会产生追求解脱的欲望。

为了方便接引众生走向解脱法,智慧、慈悲的佛陀就根据众生追逐价值观的习性,创立了一种建立在人间福报基础上的人天乘价值观,让我们初步感受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受用,生起对佛法的信心后,再引导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解脱。

比如现在我们都是凡夫,追求财色名利的欲望充满了整个身心,我们不想受欲望的支配去毫无意义地奔忙,却一下子又找不到无欲则刚的清净,怎么办?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先树立人天乘的价值观念,把所有欲望转化为善法欲,我们就具备了出离三界的重要动力。

四禅八定就能通过禅定让我们暂时摆脱凡夫之欲,体会到深层次的快乐,认识到世间的烦乱可厌。世间法让我们变得糊里糊涂,不知所措,佛法能使我们头脑清醒,富有理性。世间人都以或大或小的我执为中心,比如为国家、为集体、为家庭、为个人等等,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为自己。哪怕相爱中的情侣,为了对方可以付出一切,也是因为失去了对方自己会更痛苦,所以也还是为自己。只要是凡夫,起心动念就逃不出我执这个魔掌,因此我执所派生的烦恼是无穷无尽的,世间的快乐也都是有副作用的,相比之下禅定是无我的,能清净烦乱的心,因此快乐的觉受会更加深入、更没有副作用。

有了这种比较以后,我们自然就会把对世间法的欲望转化为追求禅定的欲望,至少觉得应该让生命进入这种状态去尝试尝试,这就是善法欲。这个转变可以使我们放下生命中的妄想颠倒、黑白不分的混乱状态,转而去追求禅定,进入一种拥有智慧和定力的生命状态,这种过程因为愿望的不同会分几个层次。凡夫的心就如同从山顶一直不停地往下滚的石头,世间的智慧就像被业风吹动的微弱烛灯,摇晃不定,对所处的环境无法看清楚,结果只能滚到哪里算哪里。人、天、二乘注重禅定,进入禅定以后就住在里边不出来了,也不度众生,就像自己这块石头找到了一个安稳处不动了,其它石头爱滚就滚去吧,所以二乘人虽然能有智慧安稳自己,却因为缺乏愿力,生不起安稳众生的后得智慧。只有佛菩萨才像一盏没有动摇的灯,能够照耀周围的一切,引导众生最终走向光明。

智慧是我们本身就具有的,只是因为心摇来晃去,才会无法把握自己的身心状态,修学禅定就是要把这种摇晃的心态稳定下来,回归智慧的本来。打个比方说,就像射箭时,如果想把箭射到最尽头,就先要把弓拉满,然后再一放,箭就会射向目的地了,如果我们不拉弓,箭根本就射不出去,如果拉满了不放,箭一样也射不出去。善法欲就相当于我们掌握了射箭的方法,箭如同我们的生命,弓相当于善法欲,把弓拉满后再放箭而去,生命就自然而然地舍弃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

所以禅定功夫修得好、具备正知见的人,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但如果我们缺乏闻思经教的智慧,虽然修了四禅八定,有了拉满弓的力量,却没有解脱生命的渴望,那就像拉紧了弓,却最终也没有把箭射出去一样,那就非常可惜了。因此我们不要让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受到局限,觉得我能得个初禅、初果、阿罗汉就不错了,我们要生起希望得到一切出世间的甚深法门的愿望。实际上我们的身心完全具备了佛菩萨的品质和能力,只是被妄想颠倒覆盖住了,无法显发出来。我们现在通过一切出世间甚深法门的禅定修学,慢慢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慈悲、智慧的能力都给开发出来,然后心量就会打开。

诸深法门的这个深,是针对浅而言的,也就是不能只追求浅显表面的东西,比如神通,如果没有培植高尚的品质,也就是正知见,只去追求神通,都会惹麻烦,甚至被妖魔鬼怪附体。佛法告诉我们,禅定的神通是自然而然有的,共有六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通,前五通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求,我们要求的是第六种叫漏尽通。漏就是烦恼,漏尽通就是断除一切烦恼的智慧。漏尽之后,其它神通自然就有了,再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烦恼没有断尽,却去追求其它的五种神通,肯定会有副作用,因为烦恼没有断尽,就有无明迷惑,神通在一个有迷惑的人手里,就会成为危险的工具。

比如吕洞宾通过外道的修行得到了五通,可他没有漏尽通,我执烦恼还在,因此会很想炫耀自己。在炫耀的过程中,还感觉自己很慈悲、善良,这对于修行人来讲是很要命的,他会因此破除不了我执,就像弓拉满了,却不知道射出去,功亏一篑。相传有一次吕洞宾微服到岳阳楼去玩,因为没有人认得出他是神仙,他就感到很委屈和失落,但神仙不会做坏事,所以他就用神通在洞庭湖上飞来飞去,飞了三次,显示了一下,还吟诵了一首诗“朝游北海暮苍梧,袖内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好像很潇洒、自在、清高,其实这就是我执的表现,没有我执哪里还会这样去炫耀呢?

所以洞庭湖旁边的亭子里贴了幅对联,上联说:吕道士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是啊,我们坐在洞庭湖的亭子里喝茶聊天,多好的事情,他却弄个神通在那里飞来飞去,唯恐人不认识,这不是太无聊了吗?不过吕洞宾是个很有善根的人,所以后来能得到黄龙祖师的点拨,他听了祖师的开示后就开悟了,然后又写了一首诗:

抛却瓢囊摵碎琴,

从今不炼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

始觉从前错用心。

从前是用错心了,现在终于能把箭射出去了。

所以我们修行佛法,愿望一定要深,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甚深法门,不要浮在表面,浅尝辄止。最深的愿望是什么呢?就是要成就佛菩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去修学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方便法,就会成就一切甚深法门;如果没有这样的善法欲,我们即使修学了四禅八定,也无法引导自己走向真正的菩提大道。

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

精进,精是精纯不杂,用心很无瑕、很纯粹,则无懈可击,不会被污染;进是进而不退,方向明确,只向这一个方向走,就是进。这个方向就是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将心念安住在持戒的善法里,没有五盖的夹杂,特别是在坐禅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念能够延续这种定的状态,在这种纯粹的状态中,只是去感受身体的轻安、空旷,其它一概都不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阴阳失调导致的各种身心不健康的状态,都慢慢得到调节,地水火风这四大调顺后,身心自然愉悦、健康。

初夜后夜,专精不废。专业修行的出家人理当如此,因为出家人不务世间事务,只以修行为正业,所以不分初夜、后夜都要认真修行。在家居士没有这个条件,但也不能须臾忘记修行。所以初夜后夜的意思其实是告诉我们只要有空,就尽量不要让睡眠因缘耽误自己对甚深之法的修学,有个偈颂说:

学道如钻火,冒烟未可休。

直待金星现,归家方到头。

这是说,想要得到法的受用,就要像钻木取火一样,火不出现就不能停,一停下来就白钻了。

比如没有禅定经验的人,几次坐下来后有点受用了,精进上往往会打折扣,结果一次受用后,要停好长时间才能再进步。这都是凡夫心造成的,比如怀疑、恐惧、忐忑不定、沾沾自喜等等,禅定的感受和心态反而使他不知所措,甚至因为愿力不深、善法欲不强会导致退转。“学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是不可能保持原状的,除非对于所修的法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是火星钻出来了,我们可以暂时安住其中。比如我们得到了初禅,就可以暂时安住在初禅里。但如果我们的愿望是达到四禅,在初禅就不能安住了,即使有了初禅的感受,也要马上出来,再进入二禅继续用功,不断地努力精进。当然,如果我们的愿望是成就佛果,那就永远不会退转,心永远会在善法的相续中。有个偈颂说:

学道犹如守禁城,

昼防六贼夜惺惺。

中军主帅能下令,

不动干戈定太平。

修道犹如以精进心守着禁城,谁也不能进到禁城里来,白天要防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贼,眼睛不贪图外在的美色,耳朵不执着好听的,六根不追逐六尘;夜里还要清楚、明白、不昏沉,这样就能把城守好,不动干戈也太平。当精进的善法欲生起来后,保持六根清净,那么即使不去磕头、拜佛、诵经,行一大堆佛事,也会受用无尽。

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信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念是念头,指念念不停的每一个具体的心念,也就是指导我们具体行动的思想。前面讲的欲是大意向,就是自己愿意做这些事情,并没有具体到心中所生起的现行。修学禅法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心念或者信念呢?就是要具备“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为尊重可贵”这样的心念,而且念念不停,无有夹杂,欺诳就是虚妄不实,可贱就是可轻视的,也就是说世间法都有副作用,不值得去珍惜。比如得到了名利和各种享受的同时,也会相应地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名利也会转瞬即逝,所以不如早些抛弃世间法,去追求能开发无漏智的禅定。无漏智,就是断除见思惑和分段生死的智慧,没有副作用的智慧。修习禅定,会使我们在轮回的世间充满解脱的自信和力量,不会被世间的八风所吹倒,最终成等正觉,也就是成佛,并能度化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因此禅定和无漏智是非常可贵、非常难得的,我们要在心中要树立起这样的观念,这是禅定法门的正念。

一般法门都要有一个正念,比如净土法门里,就以“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为念,念念不忘佛陀的慈悲、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从而生起强烈的感恩和觉受。修学禅定也一样,每次禅坐入定之前,我们先要回顾一下这种观念,再让自己进入禅定,念力就会比较坚固,如果没有如此专注的念头,开始禅修还挺认真,时间一长,就容易像应付功课一样松懈掉。比如很多人发愿念准提咒、大悲咒,一开始发心很勇猛,念得很用心,也都有些感应,再到后来就像是还愿,像完成功课一样强迫自己去完成,没有了心念的力量,感应也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念,这种从心底里生起的想要成佛的强烈信念,是我们很重要的修行动力,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

第四是巧慧,善巧的智慧。巧慧不同于世间的聪明,聪明只是对于世间法反应比较快,很伶俐;而巧慧则是通过闻思,能把生命正负两面的作用都看得很清楚。比如巧慧的人会发现,正面的智慧、禅定、安祥、快乐和悠闲自得,这些都绝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能远离生死无常的世间法,而生命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去追求那些虚幻的荣华富贵,而是扎扎实实去感受一切的心态。换句话说,有了智慧和禅定,无论世间的荣华富贵还是贫穷潦倒,都会转化为一种清净和庄严;否则,荣华富贵和贫穷潦倒都能使我们丧失生命的快乐和悠然自得,诱惑我们辗转于永无尽头的轮回中。

看清了生命中正负两面的作用,巧慧的人会认定出世间的禅定、智慧、悠闲自得的心态,实在是比什么都重要,进而去阐扬正面的作用,负面的自然就没掉了,更加荣华富贵,而且庄严清净,没有一点副作用,所以佛经里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比佛陀的净土更庄严、更宝贵、更荣华富贵。要说名闻利养,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名声有多大?他们的受用又有多大?借用佛经里一句话:算数譬喻不可得知。多得不可胜数,无法说尽。所以只要抓住正面的东西,那些附带的作用全都是生命的妙用,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生命本来的妙用都成为轮回颠倒,巧慧就是辨别这些的智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

第五一心,一心就是定,一心要跟巧慧联合起来用。巧慧是智慧,一心是禅定。没有智慧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没有定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说“非智不禅,非禅不智”,定和慧两者要合在一起。没有智慧的人,进入不了真正的、正确的禅定;没有禅定功夫,也不可能生起真实的智慧。智慧就像眼睛,禅定就象脚,有了眼睛和脚,才能走向正路,也不会摔跤。没有眼睛光有脚,很容易走错或者摔跤,光有眼睛没有脚则一步也走不了,所以把禅定和智慧结合起来,定慧等持,一切天魔外道、一切有为法才影响不了我们的修行,才能直入佛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