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八

发布时间:2019-06-26 10:34:27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八  侈八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若约下判通别中二先约位判次约因果先约位中二先别次若论下通。

  若约位别判伏顺二忍但伏不断例如无碍道妙觉一忍断而不伏例如解脱道无生一忍亦伏亦断亦无碍亦解脱。

  先别中云无生等者已断当地复伏后地故名为亦。

  ○次通中又四初下名通上次伏顺下上名通下三又就事下二名遍通四若约下因果互通初文中三初初住已去通上次亦名下五品之名通上三伏忍下十信之名通上初文二先明名通。

  若论通义妙觉寂灭忍亦名无生忍。

  ○次大经下引证。

  大经云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涅槃在果其名既通故知果名何独寂灭。

  ○次五品通中二初以伏义通上次伏是下复以贤义通上初又二初立。

  亦名伏忍。

  ○次仁王下引证。

  仁王云从初发心至金刚顶皆名伏忍。

  ○次义者亦二先立。

  伏是贤义。

  ○次普贤下引证。

  普贤菩萨居众伏之顶。

  言普贤居众伏之顶者让佛为圣故等觉名贤贤即是伏伏中之极极在此位名众伏顶。

  伏忍既通顺忍可解。

  三十信之名通上中但举伏名为例故云可解故知如来方得名为至顺之极五品尚通是故六根但须况出。

  (△次上名通下)。

  ○第二文二先立。

  伏顺既其通上寂灭无生亦应通下。

  ○次引证。

  思益云一切众生即灭尽定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如即无生忍。

  (△三二名互通)。

  ○三遍通中二初事理次始终。

  又就事为无生就理为寂灭又分证为寂灭让果为无生。

  初云又就事为无生等者惑是事法故约惑灭得无生名名为就事此惑若灭必证实理故约所证名为寂灭当知始从初住终至妙觉一一无非惑灭证理乃至五品亦可得名观行事理六根名为相似事理乃至亦可云理性名字事理等也今既明圆即是圆位当知圆名亦可通用二名互通者此即克取初住已去与佛果位二名互通。

  (△四因果互通即前次约因果科也考次约因果一科前文虽列后竟无文当指通中第四科即是此科前后文多有一科两名一科两用者今亦例之)。

  ○约因果辨互通中二先标次释。

  若约因果亦有通别。

  初如文。

  ○次释中二先通次别初通中二先单判次重判初文中二初云约因论果即因义通果约果论因即果义通因。

  通者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即是约因论果佛性者名之为因此即约果论因。

  ○次大经下举别以释通先举别故云是果非因等。

  大经云是果非因名大涅槃是因非果名为佛性。

  ○次释别令通云了见佛性亦得名因。

  了见佛性乃是于佛故亦得是因(云云)。

  言云云者亦应更言修涅槃故乃得名因证涅槃故亦得名果。

  ○次等觉下重以因果之名以判证位。

  等觉望妙觉为因望菩萨为果自下已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等觉望妙觉为因者今一往以等觉为因妙觉为果下地已去有重因果所言亦因亦因因等者大经二十五狮子吼品云佛性者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初以十二缘为因因因者名为智慧果者即阿耨菩提果果者大般涅槃故知经意以十二因缘为理性三因故名为因观因缘智望果是因因上起因故云因因菩提望因名之为果菩提果上又加涅槃名为果果次以十二因缘为譬云如无明为因行为果行为因识为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无明望行名之为因若望于识名为因因望于往因名之为果望往因因名为果果今从法譬俱得说之故云亦因亦因因等仍就证道故从初住乃至妙觉故于等觉唯因非因因唯果者但望十地若望下地亦名果果故云下地已去是则初住唯因而非果妙觉在果而非因中间诸位互受其名。

  ○次别义中二初略判。

  约分别义者伏顺二忍未是真因无生一忍未是真果从十住去名真因妙觉名真果。

  次云何下略释释中二先释伏顺位。

  云何伏顺非真因例如小乘方便之位不名修道见谛已去约真修道此义可知今顺忍中断除见思如水上油虚妄易吹。

  ○次无明下释无生位。

  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性水从此已去乃判真因。

  唼字所狭切。

  (△次兼明诸位)。

  ○次复次下约诸教中二先且约别教次问下重料简前之三教对圆教辨初文又五初出旧解不同次此不下三当是下略判四若见下辨非五今明下结正。

  复次别教判三地或四地断见尽六地或七地断思尽此不应尔何者无明见思同体之惑何得前后断耶。

  初二如文。

  当是别教附傍小乘方便说耳。

  第三文者明其附傍通教小乘三藏意亦似共地菩萨意也。

  ○四辨非中二先明旧判见不应前尽次若思下明旧判思不应前尽初文三初略举过。

  若见先尽则实理无复有障云何十地见不了了。

  ○次地持下引证。

  地持云第九离一切见清净净禅。

  ○三第九下叙地持意结难。

  第九是等觉地入离见禅乃成大菩提果若见先断等觉复何所离。

  ○次明思尽非中又三初略斥次何者下引华严释三若七地下重斥。

  若思前尽后地应无果报及诸禅定。

  初如文。

  ○引华严中二初引。

  何者华严明阿僧祇香云华云不可思议充塞法界者。

  ○次此是下释出经意。

  此是菩萨胜妙果报所感五尘呼此为欲界思惑一切菩萨皆入出无量百千三昧禅定心尘之法呼此为色无色界思惑。

  此中为消界外同体见思故须于界外更立三界若不然者此与二乘所断何别既分内外见思名同是故须立思分三界从五尘为名故例如欲界从定地为名故例如色无色界故知违理由见感报由思。

  (△三重斥)。

  若七地思尽上地应绝六尘何故复言三贤十圣住果报若住果报思不前尽。

  ○五今明下显正。

  今明如此见思通至上地至佛方尽故云唯佛一人居净土唯佛一人能尽源是故伏断如前分别(云云)。

  可知。

  ○次料简中二先问。

  问界内必先断见次思后无知界外何意不尔。

  ○次答答中四先约苦轻重答次又思下约障理近远答三约超果答四结酬。

  答界内为三途苦重先断见次思后及无知界外苦轻故先枝后本。

  初文言界外苦轻故先枝后本者凡障理惑名之为本障事之惑名之为枝故以界内见惑为本思惑为枝界外无明为本尘沙为枝是故界内次第修人先断于本次断为枝界外次第必须先断枝惑次断根本界外既其苦轻借使流转不退归下为助化道故先断尘沙后为显真方断无明。

  又思无知不障偏真为见真理故先除见界外尘沙是体上惑远能障理先却远障次除近障(云云)。

  (△三约超果答)。

  复次三藏中后身菩萨及超果二乘见思同断亦先断思(云云)不超果者前后断耳通教亦有超不超二义别教前后断圆教同断。

  余意可见。

  (△四结酬)。

  前后之问但见一途耳(云云)。

  前后之问但见一途者上设问云前断见惑后断思惑但是一途次第之意非是诸教超果之义亦非通方圆顿之道。

  ○大章第四明功用中二先释名。

  四明功用者若分字解义功论自进用论益物合字解者正语化他。

  ○次理虽下正释释中二先凡位功用次圣位功用初文又二初略明外凡内凡位。

  五品之位理虽未显观慧已圆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堪为世间作初依止依止此人犹如如来当知不久诣于道树近三菩提一切世间皆应向礼一切贤圣皆乐见之若六根似解圆观转明长别苦海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之所至一切天龙皆向其处听法其人有所说法能令大众欢喜犹是第一依止。

  ○次涅槃下寄此通辨四依位四依位者以此四人并能化他故以此位释于因人功用若论今文应遍因果四依义具如大经第六委释于中四先略述经意。

  涅槃标四依义通圆别。

  ○次人师下明旧判失旨。

  人师多约别判。

  ○三地前下且依古人出别判位。

  地前通名初依登地至三地断见尽名须陀洹至五地侵思名斯陀含是第二依至七地思尽名阿那含是第三依八地至十地欲色心三习尽名阿罗汉是第四依。

  ○四若推圆下今家准别及于始终以立圆位。

  若推圆望别应约十住明三依对住前为四依若始终判者五品六根为初依十住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为三依十地等觉为四依。

  ○次明圣位中四初略举。

  从初住已上总论功用。

  ○次若竖下明功用意。

  若竖功未深横用不广竖功若深横用必广。

  ○三譬。

  譬如诸树根深则枝阔华叶亦多。

  ○四初住下释相又为三初明初住位次如是下明二住去至等觉位三论其下明妙觉位。

  初住竖破一分无明获一分二十五三昧显一分我性论其实处不可思议依于教门横则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利祐众生。

  初文从初住去乃至作十界像等者若权教中三藏佛但云八相八中皆劣别教教道望证犹劣今是圆教证道八相具如华严云或有见佛种种说法或见在于兜率天上或见来下处于母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或见成道或见转法轮或见入涅槃皆言或者一一相中皆八相故。

  (△次明二住去至等觉位)。

  ○次文中初通明功用深广。

  如是住住竖入倍倍转深无明渐渐尽三昧转转增我性分分显横用稍稍广千佛界万佛界恒沙佛界不可说不可说佛界。

  ○次遍如是下约境现身及例后位以论功用。

  遍如是界八相成道教化众生况余九法界身耶诸行诸地亦复如是。

  (△三明妙觉位)。

  论其满足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无明之源故经言如佛心中无无明唯佛法王住究竟王三昧毗卢遮那法身树周法界竖极菩提大功圆满胜用具足(云云)。

  后文可见。

  ○大章第五判粗妙中二标释。

  五通诸位论粗妙者。

  ○释中二初略判次又三藏下格位判初文二初一往先明藏通粗而别圆妙次而别下重明别教粗而圆教妙。

  小草止免四趣不动不出中草虽复动出智不穷源恩不及物上草虽能兼济灭色为拙小树虽巧功齐界内故其位皆粗大树实事同缘中道皆破无明俱有界外功用故此位为妙而别教从方便门曲迳纡回所因处拙其位亦粗圆教直门是故为妙。

  初意者且言通缘实相亦遥寄证以说若论教道中理则有但不但异是故不可判之为妙为是义故复更重判从带不带异故带粗即教道故也方便等言并望实说故成行拙。

  ○次格位中三初以藏通格圆次以别格圆三是知下结归。

  又三藏菩萨全不断惑望圆教五品有齐有劣同不断惑是故言齐五品圆解常住彼全不闻常住是故为劣若三藏佛位断见思尽望六根清净位有齐有劣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佛尚为劣二乘可知当知三草蒙笼生用浅短故其位皆粗若干慧地性地望五品位有齐有劣例前(云云)若八人六地见思尽七地修方便至佛断习尽望圆教似解有齐有劣例前可解当知小树之位未有干云婆娑之能是故皆粗。

  初文意者以藏通因果之位望于圆家但至似位一一皆云有齐有劣者惑尽处齐观行闻教是则为劣亦以佛位格者为顺教道故也。

  ○次以别格圆为二先格地前。

  若别教十信望五品位有齐有劣同未断惑是故为齐十信历别五品圆解此则为优别教十住断通见思十行破尘沙十回向伏无明秪与圆家十信位齐优劣(云云)。

  ○次格登地于中二初正格。

  若登地破无明只与圆家初住齐。

  ○次何者下释所以于中又三初正释。

  何者若十地十品破无明圆家十住亦十品破无明设开十地为三十品只是圆家十住三十品齐。

  ○次若与下约与夺释齐不齐。

  若与为论圆家不开十住合取三十心为三十品与别家十地三十品等者则十地与圆家十回向齐若夺而为论别家佛地与圆家初行齐与而为论别家佛地与圆家初地齐。

  不齐故劣是故须格。

  ○三故知下判判中又二初约位判次以我下约因果判初文三法譬合。

  故知别教权说判佛则高望实为言其佛犹下譬如边方未静授官则高定爵论勋置官则下别教权说虽高而粗圆教实说虽低而妙此譬可解。

  以我之因为汝之果别位则粗当知大树虽巨围要因于地方渐生长。

  次约因果者既以我因为汝之果当知果权权故为粗当知下结始从小草终至于此一一皆以当知下结斥权位。

  ○三结归又二法譬。

  是知圆位从初至后皆是实说实伏实断俱皆称妙(云云)大论云譬如有树名曰好坚在地百岁一出即长百丈盖众树顶此譬圆位也。

  譬云好坚树者大论第十问诸佛功德无能胜者一切天地谁可为尊梵王答曰佛为无上无过佛者佛亦天眼观于十方无如佛者心自念言我行般若今得作佛是我所尊即是我师我当供养尊事于法譬如一树名曰好坚在地百年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于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于身是时树神语好坚言一切世间无大汝者诸树皆在汝之荫中佛亦如是无量阿僧祗劫在菩萨地中一日于菩提树下坐金刚座得成佛道无能过上论譬极果今取一日超百丈边以譬初住八相作佛作佛义同故得借用。

  ○大章第六明位兴中一往且辨四教次第而不辨五时次第兴者略耳所以不明者既知四教则知五时诸教兴意如华严二兴鹿苑一兴乃至法华一兴各有所以是故不论于中先问。

  六明位兴者问权位皆粗佛何意说耶。

  ○次答答中三先列机缘四悉不同次列赴机十六种说三为是下结。

  答为诸众生好乐不同生善缘不同知过改恶不同当说取悟不同是故如来种种诸说皆有利益。

  若随界内好乐说前两教位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生界内事善说三藏位生界内理善说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说别教位生界外理善说圆教位破界内事恶说三藏位破界内理恶说通教位破尘沙事恶说别教位破无明理恶说圆教位缘事入真说三藏位缘理入真说通教位从事入中说别教位缘理见中说圆教位。

  列赴机中云界内界外事理惑者惑无事理随人生解解有巧拙故分事理理有权实分界内外若即理说惑谓惑为理若离理说惑谓惑为事故分内外成于四种。

  (△三结)。

  为是义故诸位得兴阶差高下无量矣。

  ○大章第七明位废中二先总叙意次正明废。

  七明位废者理本无位位为缘兴缘既迭兴位亦迭谢非是法华始复废也须识诸破立意不得妄破妄立。

  初文者具明诸教展转渐废故作此说若至法华一切权废是故此中不全同法华。

  ○次正释中二先叙破立之意次正明废初文者则废三存一初废三中三一先明如来破立之意次明龙树破立之意三明今师破立之意。

  何者元夫如来立三藏位权生事善事善既生济用若足便须废也通别位亦如是此是如来破立之意。

  初文者虽复五时增减不同本意秪为破三存一故云如来破立意也具如教兴迭兴至小如是渐废唯存一极。

  若毗昙婆沙中明菩萨义龙树往往破之谓其失佛方便是故须破申佛方便是故须立此是龙树破立意。

  次文中云毗昙婆沙明菩萨义等者且对衍门存三废一广如止观第三记。

  ○三明今师破立之意又二先破次而圆下立初又二先破次往者下明破立意初文又三初破大乘不立小失次常途下破小乘师谬用大失三又别下单破别教执非实教失。

  若常途大乘师全不整理三藏此则失佛方便。

  初如文。

  ○次文中三初总破弃小用大次此有下直破其谬用之失三纵令下纵难其不识大乘谬用之失。

  常途小乘师探取经义释所弘之论辨菩萨义毗婆沙自说菩萨义而不肯用取大乘经解三藏空有二门岂应相会此有二过一埋佛方便二彰论主不解菩萨义是故须破。

  初文者汝弃小用大没佛小乘为大方便又汝若不伏不晓论文自有菩萨义何须用大故以二失破之汝若不嫌论主不解何须弃之。

  纵令引经释大乘义是何等大乘若作通教大乘者三乘同入真谛至佛亦然那得八地观中道破无明作通义不成是故须破若作别教大乘义者始从初心与二乘异那得六地将罗汉齐作别义不成是故须破。

  三纵中云纵令引经释大乘者破旧引经不识义旨是故须破是故云何等大乘汝虽引八地破无明而不知是通教下根被接之义当通始终不破无明通义不成是故须破汝引六地以齐罗汉而不知是名别义通别义初地即破无明何得六地始齐罗汉是故须破。

  ○次单破别教。

  又别是方便执权谤实是故须破。

  言别是方便等者执别教道不信顿极名为谤实。

  往者人往义定今窥见其过是故须破申佛方便复应须立即是今时破立之意。

  次破立意者岂以古师人往而存其非义是故须破。

  ○次立一实中二先立次谦退即章安叹师法妙而自谦也。

  而圆教起自一师超三权即一实境智行位不与前同。

  初立文中云超三权者约废权说即一实者约开权说。

  若文理有会夷涂共游失旨乖辙请从良导。

  ○次正明废中二先结前生后。

  先叙此意次明废位也。

  ○次正明废于中二初总叙渐顿三法四果。

  若佛赴机兴废破立者如无量义经云无量法者从一法生所谓二道三法四果。

  ○次释释中三初列经次述今意三正释。

  二道者即顿渐也三法者即三乘也四果者四位也此无量法从一法生。

  初如文。

  何者二道既是顿渐顿即大道日照高山且置未论。

  次明今意且置顿论渐者若欲论顿有何不可但明迭兴迭谢之相恐文稍烦故且置之以论于渐问前文明兴以对于废今丈明废复对于兴二门何别非烦长耶答前明兴者若不论废无由得兴虽复相对意在于兴今文明废若不假兴何以明废虽复相对意在于废。

  ○于正释中四教为四初三藏中二先释次为此下结初又二先约菩萨次约二乘初约菩萨中五先更述初立三藏。

  今明渐道之初即三藏教。

  ○次教云下明初立意。

  教云求佛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种相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说。

  ○三欲求下明须废。

  欲求佛者改恶从善善立教废。

  ○四即便下明废相。

  即便破曰岂有菩萨不断结惑而得菩提毒器不任贮食此教即废行位皆废。

  欲废必须先破故也。

  ○五本望下明废意。

  本望果行因无果可望佛智佛位俱废。

  ○次二乘文少望菩萨意可知。

  若约二乘辨废者本令事行调心从拙度见真见真已教意即足是故析教废。

  ○次结。

  为此诸义故言废藏立通。

  可见。

  ○次明通中为二初正释次此通下辨共不共初又为三先菩萨次佛三二乘初菩萨又为三初总述废立意次立通下明废意三智者下正明废相。

  元禀通教不学三藏者不于此人论废。

  初如文。

  立通之意为生理善体法断惑从巧度入真教意即足。

  次文言立通者若成四悉即以见真名为教足。

  智者见空复应见不空那得恒住于空通教则废。

  三正明废相者通真谛中既含不空故但真谛仍为未极是故责云那得恒住于空利根菩萨即见不空见不空已佛智尚废何况三乘以彼教中不云彼佛破无明故今破无明是故通云通教则废。

  (△次佛)。

  菩萨行智悉废佛智位亦废(云云)。

  次菩萨下明通佛果废者菩萨之因既废佛果岂存。

  (△三二乘)。

  二乘但教废余者(云云)。

  ○次明共不共中四初双标。

  此通教通通通别。

  ○次分别。

  共般若意如上说不共般若意则有不废(云云)。

  ○三故知下辨失。

  故知成论地论师只见共般若意不见不共意中论师得不共意失共意。

  ○四通教下判废不废。

  通教既具两意于通菩萨及方便声闻即是废义住果声闻未是废义不共菩萨则不废义(云云)。

  方便声闻有发心义是故论废不共菩萨得于不空此得即见理是故不废。

  ○次明别教中三先述立别。

  若别起时生界外事善。

  ○次若破下正明废。

  若破无知尘沙事善既成教意即足复须破。

  ○三此随下明废意又二初地前全废。

  此随他意语是故别教教废地前行位悉废。

  ○次地上但废高归下。

  地上位及佛位皆废高归下是故废别立圆。

  ○次明圆教中四初直明不废次大经下明不废意三昔从下明不废之义四文云下引证。

  圆八番位皆是实位故不须废。

  初如文。

  大经云一切江河悉有回曲一切丛林必有树木诸教随情故有回曲三草二木是佛方便故非真实宜须废位金沙大河直入西海金银之树悉是宝林非曲是直是故不废。

  次文云大经一切江河悉有回曲等者第十经中佛说偈云一切江河必有回曲一切丛林必有树木一切女人必怀谄曲一切自在必受安乐文殊难云是义不然于此大千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直入西海如此直河佛未曾说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释梵诸天虽得自在悉皆无常今以回曲及丛林等以譬有余金沙河等以譬无余。

  (△三明不废之义)。

  昔从顿出渐渐不合顿引渐入顿处处须废今已会顿顿何须废。

  (△四引证)。

  文云始见我身(云云)是故一教不废。

  ○次释三法又三初立所行不废。

  又云但说无上道此道不废。

  ○次明三乘须废。

  昔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乘不合欲令三合一处处须废。

  ○三重述所行不废。

  今会三归一同乘一乘是故一行不废。

  ○次释四果中二初正辨四果次以教行等例更分别初约四果又二先释次结。

  昔四果隔别谓罗汉辟支佛菩萨习果方便佛果又四佛为四果欲合此果处处须废今草庵已破化城又灭同至宝所是故一果不废。

  释中约四果以论三废一不废此中言果即是罗汉前明二乘即指三果等前言二乘但是通举意论声闻故今别语更加支佛前言菩萨并是方便位中如通教人但在六地已前藏别准此若言四佛者则声闻菩萨并不须用如向会通此中言破化城等者且语二乘二乘既破两教佛果亦破别教或废圣入贤或废高归下令同成一佛果故也。

  若从是义三废一不废。

  次若从下结文可知。

  (△次以教行等例更分别)。

  ○次明三有废不废等中又二先三一对辨次又教下教行等对辨初又二先释次寄此且明判开初又二先约教次以行智等例初又二先废不废次立不立初文二先标。

  然三教有废有不废。

  ○次释。

  何者从得道夜至泥洹夜所说四阿含经结为声闻藏初教何曾废成前人事善逗后人事善故有废有不废通教成前逗后亦如是别教成前逗后亦如是。

  言从得道夜至泥洹夜乃至初教何曾废者初后俱集故知不废况结集已留被末代故知即是成前逗后既结集在文当知法华教兴此教仍须逗后通别俱尔据法华则废据教存则不废。

  圆教有立有不立初照高山已自是立于三藏者不立文云始见我身入如来慧即是前立学小者今入佛慧即是后立中间可知。

  次立不立中有立不立即指小机以对华严若至法华无不立义故云亦立不立也言中间可知者始谓华严终谓法华中间三味并有得入佛慧之义名之为立但鹿苑密入余教显入鹿苑密入通大小人余味显入唯在于大若余味小人于彼密入义同鹿苑。

  诸行智有废有不废诸果位有废有不废。

  次约行智等略例中所言诸者亦须一三相望如前所说故不复论。

  (△次寄此且明判开)。

  ○次判开中二先约五味判次但说下开。

  若历诸味乳味有两教一教行位亦废亦不废一教行位不废酪教行位有废有不废生酥四教三教行位有废有不废一教行位不废熟酥三教两教行位有废有不废一教行位不废法华三教行位皆废一教行位不废。

  初如文。

  ○次但说下为二初开成于圆教行位三皆不废。

  但说无上道同乘一宝乘俱直至道场故三义皆不废。

  ○次无量义下更重叙施又三初正明。

  无量义云二道三法四果不合至法华皆合故不论废。

  ○次成道下引证。

  成道已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法华始显真实。

  ○三相传下释疑。

  相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云云)。

  疑云经但言余为七十一为七十九是故引证言相传云佛七十二说法华者准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云但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论非佛说故云相传法华但云四十余年不的云二者教法被物所见不同是故从容。

  ○次别约教行等者于中为二初正释次问答释疑初又五初以教对行位为四句分别次约废不废等教行位三四句分别三又废教下单约教以废闻相对为四句分别四又废智下单约于智废修相对为四句分别五又废位下单约于位废入相对为四句分别一一四句中皆先列次释。

  又教废行位不废行位废教不废俱废俱不废云何教废行位不废住果声闻犹在草庵行位不废而教废也云何行位废教不废利根密益不待废教早休行位者是也云何俱废三藏菩萨是也云何俱不废逗后缘者是也通教别教例此可解(云云)。

  初教对行位中言俱废者既指菩萨当知前之二句并指二乘二乘于法华前亦有密悟故三藏菩萨于法华前显密俱得第四句者教所录行必留被后通有二乘望前三藏义类可见若约别教但不须言住果及以密悟余者并同何者初句应云废教道之教也行位若至初地已上即成法界何须废耶行位废者接入后教教逗后人俱废者初心便转俱不废者亦逗后人。

  (△次约废不废等教行位三四句分别)。

  若就施权三教行位立一不立若就废权三教行位废而一不废若就利根一立三不立若就钝根三立一不立若就转钝为利一立三不立利钝合论亦立亦不立亦废亦不废若就平等法界非立非不立非废非不废。

  次四句中言利根者并是菩萨初心即转钝根二乘久住方便言合者共也。

  (△三单约教以废闻相对为四句分别)。

  又废教更闻教自有废教不更闻教自有不废教更闻教自有不废教不更闻教云何废教更闻教者如废六度事善更闻亡三理善云何废教不更闻教如住果二乘废教已入灭云何不废教更闻教如逗次第学者方等中并闻小大名者云何不废不更闻未废教而密入者。

  次闻教四句中言如废者举三藏菩萨为语端耳应通历三教第二句四教菩萨并须阙之或是初心退堕者耳第三句亦须历诸教第四句亦通诸菩萨不必在密。

  (△四单约于智废修相对为四句分别)。

  又废智更修智不废智更修智废智不修智不废智不修智云何废智更修智三藏菩萨废已智更修无生智云何不废智更修智住果声闻不废已智薳复游观学无生智实不用巧智断结也又次第习者是也云何不废智不修智亦是住果声闻生灭度想不肯修大也如四弟子领解云我昔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愿于菩萨法都无愿乐之心者是也及更逗后缘者是也云何废智不修智废三藏智菩萨退为诸恶者是也亦是废智已密入顿中不修方便智是也。

  次废智四句中初句者亦通三菩萨次不废智更修智中云又次第习者是也者凡云废者若法华前或废权位入权入实废权入实废高归下若次第修习者从初发心本拟次第自浅阶深何待废浅而入深也第三句者三教菩萨阙之亦据法华前故引方等文意证也言逗后者人虽不修更须逗后第四句者四教初心并有此义且约三藏事相便耳。

  (△五单约于位废入相对为四句分别)。

  又废位更入位废位不入位不废不更入不废而入云何废位更入位三藏菩萨废不断惑位入断惑位云何废位不更入位谓废位密悟顿者不入次第位也云何不废位不更入位谓住果二乘是也云何不废位而更入位谓逗后缘者亦是未废密悟而入上位也通教别教智位料简亦应如此(云云)。

  通教至如此者通有三乘是故料简全同三藏别唯菩萨故前明废教不更闻教此句全阙今不废位而更入位句阙二乘边由此别教次第入位其义可然。

  (△次问答释疑)。

  问废更修可有益废不更修有何益答自有废修得益自有诃废闻虽不修而有耻小鄙劣折其取证之心亦是有益又齐其断结谓言无益回心入大即是得益(云云)。

  (△八开粗显妙)。

  八开粗位显妙位者若破三显一相待之意可得如前。

  大章第八明开者前诸兴废并约法华前教既对一实以明三权即对法华以为判竟是故直明于开故云可得如前。

  ○次即三下显今经意于中三先述开意次开生死下正明开三若决下将所开与本妙比决。

  即三是一绝待之意义则不尔何者昔权蕴实如华含莲开权显实如华开莲现离此华已无别更莲离此粗已无别更妙何须破粗往妙但开权位即显妙位也。

  初文中所以不言废者以废义与开义大同已如前与止观记中简竟又恐人不晓相待中意便谓粗外别有于妙是故据理复须明开又若不论待无以明绝若明待已即指所待是于能绝能绝亦绝方名为绝具如前说。

  ○次正开中二初通开初心次别开诸位初又二先通举开义次历圆教诸位入妙不同初又二初开凡夫未发之心次开诸教博地初心。

  开生死粗心者明凡夫有反复易发菩提心生死即涅槃无二无别即粗是妙也。

  初文者凡夫之心必有于发理体妙故。

  若始从凡夫发析体别圆四心者亦是四位初心皆是因缘所生心即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与圆初心无二无别。

  次开诸教者诸教始终虽各有体状而同在初心一类凡下故今开之令此四初与圆初心所观之理无二无别。

  诸初心是乳显妙即是置毒乳中即能杀人杀有奢促若按位而妙即成假名妙若进入方便成相似妙若进入理即成分真妙(云云)。

  次历圆教诸位入妙不同者即有按位进入二妙问此之二妙何者为胜答互有强弱若论当位即是即按位为胜若据闻教能超即进入为胜以在本位未知是妙待入圆已方乃知妙故成少劣以进入功深是故复胜。

  (△次别开诸位)。

  若开六度权位行者檀即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开檀得见佛性乃至般若亦复如是亦名置毒乳中即能杀人按位即假名妙若进方便成相似妙若进入理成分真妙(云云)方便声闻未入位者开权显实亦如是三藏断结位若未开权永无反复如焦种无芽今开析空即假即中如置毒酪中亦能杀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进入随位判妙也次开通教二乘菩萨亦如是出假菩萨位者决了此假假即是中如置毒生酥而能杀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进入随位判妙若开别教十信位者同前若开十住者同二乘(云云)若开十行位者同通教出假菩萨若开十回向伏无明位即此而中是名置毒熟酥即能杀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进入随位判妙若登地之位不决了者只是拙度之位今决此权令得显实即是置毒醍醐而杀于人按粗即妙是十住位若进入随位判妙。

  次别开者具应四教三藏菩萨居初者义同凡故开三藏去皆云置毒者不同不定昔时置毒今方毒发今法华经非不定教但是即座闻于开权能破无明义同毒发诸位不同稍似不定故借置毒杀人之言。

  (△三将所开与本妙比决)。

  ○三比决中二先结前。

  若决诸权或按位妙或进入妙无粗可待同成一妙其义已显。

  ○次举譬譬中二先譬次合。

  今更譬说譬如小国大臣来朝大国失本位次虽预行伍限外空官若大国小臣心膂凭寄爵乃未高他所敬贵。

  譬中云小国大臣等者前之三教名为小国教主已下皆名为臣臣中高位名之为大两教罗汉及通九地别教十住开入圆教名为来朝并失罗汉及地住等次位之名名失本位虽预行伍等者如阿罗汉按位入圆虽预六根行伍位次比于本从圆随喜来乃成限外空位菩萨故云空官此据初入作如此说久闻观转惑破行成还同旧位行伍之限若圆大国凡夫小臣名名字佛故曰凭寄膂者脊也说文云骨也秪是全以身心寄托佛境耳能观色心即是法性故名凭寄佛法界也未入品位不能益他名爵未高乃为九界之所敬贵。

  ○次合中二先合次况。

  诸教诸位决粗入妙虽得入流欲比圆教入妙犹是从钝中来圆教发心虽未入位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即唤作佛。

  合中初从诸教去略合也初合小国大臣从圆去合大国小臣。

  初心尚然何况后位乎(云云)。

  ○大章第九引经中二初叙来意。

  九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位若不将四教释譬譬不可解若非五譬判四教位取信为难若信经文则位义易晓解诸位意彼譬泠然彼此相须可谓兼美者也。

  ○次正引中二先正引次诸经下以法华意结成初文又二初四教次不定秘密初文又二初正引次前四下明引经之意初文自四初三藏二先引次料简先引中二先引。

  彼文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罗汉支佛佛如醍醐此譬三藏五位。

  ○次何者下释又二初正释。

  何者凡夫全生未能除惑菩萨亦尔但得如乳须陀洹破见革凡成圣如乳变为酪斯陀含侵六品思故如生酥阿那含欲界思尽故如熟酥阿罗汉支佛佛皆断三界见思尽故同称醍醐。

  ○次故释论下引证罗汉同佛。

  故释论云声闻经中称阿罗汉地为佛地故共为一味也。

  (△次料简)。

  问此经以三藏菩萨为上草彼经云何以菩萨为乳味答经取化他边强喻之上草此中自证力弱同凡夫为乳味(云云)。

  ○次通教中二前引。

  三十二云凡夫如杂血乳须陀洹斯陀含如净乳阿那含如酪阿罗汉如生酥支佛菩萨如熟酥佛如醍醐此譬通教五位也。

  ○次释释中二初释。

  凡夫不断惑乳犹杂血二果侵思未多同初果如乳三果欲思已尽故如酪四果见思俱尽如生酥支佛智利侵习小胜声闻故共菩萨如熟酥十地名佛地即是醍醐。

  ○次辨异。

  前以菩萨同凡味故知是三藏今以菩萨同支佛故知是通若不作通释譬义何由可解(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八

  音释

  臆

  (乙力切[(匈-凵+└)/月]臆也)。

  耐

  (乃代切忍也)。

  嫉妒

  (嫉昨悉切妒都故切)。

  唼

  (色甲切唼食也)。

  爵

  (即约切官爵也)。

  勋

  (许云切功勋也)。

  鄙

  (补靡切陋也)。

  膂

  (两举切脊骨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