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十五 富五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近益中二先正释次料简初正释中二先释次始从下结初又二先释次近从下明益不同初又二初约教次约味初约教又二初释次复次下判初文又二初总明诸教益相次别明十益初文又二初通标一期深浅。
二近利益者起于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即转法轮击于毒鼓天鼓利益众生齐至法华已前益亦浅深死亦奢促。
○次何者下释。
何者教本逗缘缘略为四教亦有四教主亦四皆称法王具王三昧自破二十五有七益众生例如前说。
所以然者始自寂场终至法华虽复差别来至法华终归实事并是示为四教教主调熟之力功在于斯虽远近有殊七益之相不异于远故云如前。
○又大小去别明十益中二先约诸教辨因果二益次别对诸教以明八益初因果二先释次结初文二先引他经明因果益。
又大小乘经明佛入王三昧放光说法善恶诸趣果苦得益者如阿含中说见佛光明蒙佛手触六道苦患悉得除愈又大品云放光照地狱众生苦恼即除生齐第六天苦除是果益生天是因益大品称为华叶之益也。
○次又佛下此经明果益。
又佛放光幽闇之处皆大明各作是念此中云何忽生众生此亦是果益。
久居黑暗而今大明故属果益。
○次结。
此因果益四教主佛通能此益。
大小乘中皆照六道故云通也。
○次别论下以声闻去别对诸教故云别也。
(○别论下即第二科别对诸教以明八益言八益者从第三声闻至第十实报)。
别论益者则是浅深不同谓声闻断正缘觉侵习同名中草菩萨伏惑兼度众生故经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名上草益盖三藏教主慈善根力利益之相也经云若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即三人同观无生非但有前析智之益别有巧度即是体真是为小树增长益盖通教主利益之相经云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住禅者住九种大禅心大欢喜者登欢喜地度无数亿百千众生是名大树增长非但有前因果析体之益而别有分别道种智乃至一切种智益盖别教主利益之相经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不啻如前之益乃有即破无明显出佛性究竟实益盖圆教主利益之相。
(△次判)。
复次前三教益劣不兼胜胜则兼劣可解(云云)。
次判云胜则兼劣者胜谓圆教既未说开但云兼耳。
○次五味中二先列次判。
又历五味者乳教但因果大树实事四益而不明三草一木以大乘经不入二乘人手如聋如哑故酪教但有三草等四益生酥备有七益熟酥无析法三草而有体法等七益醍醐但有实事益。
初文中云熟酥而有体法等七益者等别圆诸教通途皆有因果两益虽无三藏中三草自有通中二乘为中草干慧性地为上草八人已去为小树八地已去入别教道及别教本人为大树被接见中及圆教本人为实事若方等七益依前所列不同此例。
○次前诸下判。
前诸益皆粗今益则妙。
可知。
(△次明益不同)。
近从寂灭讫至法华为生身菩萨但得八番之益不得第九第十益也又有得义者即是菩萨从法性身来入分段作愿通应生等眷属进破无明断除残品即得明第九第十番益也。
(△次结)。
始从寂灭终至法华略言十益也。
(△次料简)。
问法身菩萨闻应身佛说法应身中益亦令法身得益耶答譬如磨镜镜转明色像亦明。
次杂料简中初问中云应身益亦令法身益者法身菩萨起应辅于应身佛化闻法进道亦能令此菩萨法身益耶答意者应身之处即法身应身得益即法益亦如磨镜为见像见像之时即镜明其像弥现镜弥明故明像体本不二汝问应益法益不如问像现镜明不为是义故汝问非也。
(△次问答)。
又问应身闻法益法身亦益者应身现病法身亦病耶答此病若实者应病法亦病秪为应病非实非实故应身无病法身亦无病。
次问者法身平等本无应垂应之时名病行应身得益即法益方丈现病法应病答意者秪为法身本无病能现病行利众生利生现病非实病故知法应俱无病。
○次从又下更作一番化功归己释。
又若应身现病少当知法身益亦少若能应身现病广法身益亦广也。
利物若少病则少应迹若多名病多机多应多功即多法身得益理应多。
○次从今作下复有两个四句七个二句而为料简初两个四句并约十番之中因果二益以料简故不相及。
今作诸句料简自有果益因不益因益果不益俱益俱不益此即现事可解。
或有一人得果益或有一人得因益或有一人二俱益或有一人俱无益。
○次四句者自有坏益下列也。
自有坏益成益亦坏亦成益不坏不成益。
○不成不坏至亦成亦坏更作四句释前所列。
不坏不成益是清凉益四趣因是坏益非想因是成益中间是亦成亦坏益(云云)。
不成不坏释第四句四趣因益释前初句非想成益释第二句中间已去释第三句如修五戒生于人中四趣之因一时俱坏余句可见。
(△七个二句)。
自有因益即果益果益即因益此变易因移果易意也自有因益非增道果益非损生得是因果益不得是因果益分段报因果也自有因益是增道果益是损生不得是因果益得是因果益习因习果也自有真益非俗益二乘也俗益非真益六度菩萨也自有先俗益后真益六度菩萨也自有先真益后俗益通菩萨也自有真俗益非中益中益非真俗益别也自有真益即俗益亦即中道益圆也。
得是分假因果益不得是变易因果益不得是分假因果益得是远为实报土家因果益。
○前之七益望于法华有粗有妙约教约味皆悉不同故知远近两益但成判于粗妙来至今经同成一妙方始是开于中又二初标次虽复下释。
三当文利益就今经备有七益。
初标中云今经备有七益者前八番益中合因果益为一小草益故但七益本谓三草二木及一实事各不相关即他经七益今开权显实更无异趣此即三草二木同一实相地之所生等一佛乘两之所润仍旧为名名为七益是则七人同成一实又于一实亦可义立七益之名为今经七益故云本是地上清凉益今则进发大乘解心明净等。
○次释中二先总开次诸经下别开。
虽复差别即无差别譬如芽茎枝叶生长不同而是一地所生七益诚复浅深无非实相故言差别无差别也。
初文者故彼药草?中一一文义皆云差即无差无差即差今亦如是草木即一实一实即草木。
○次别开中二先正开次借益相以判眷属初文又二初略开故云无差妙益。
诸经差别粗益同入此经无差妙益。
○次更借待妙对绝以辨又三初双标。
或进入诸妙益或按位成妙益。
○次释。
进入益者本是地上清凉今则进发大乘解心明净或进观行妙相似分真中本是人天因益今进入相似分真本是小乘学无学益今进破无明分真妙益譬如回声入角转小为大也通别进益例此可知按位益者本是粗果地上清凉即成理妙之益按于粗因之益即是观行妙益按粗学无学益即是相似妙益开粗即妙不须进入通别例此可知。
○三进入即是下结判。
进入妙益即是待粗益明妙益按位益即是绝待妙益(云云)。
○次判眷属中二先判眷属次约妙。
诸粗益判眷属者果因二益堪为业生眷属中上二草小树等堪为愿通眷属大树见性已去皆应生眷属摄(云云)。
初如文。
进入按位者理妙假名观行妙堪为业生眷属相似妙堪为愿通眷属分真堪为应生眷属是名此经利益之相也(云云)。
次文者但进入之相舍粗入妙又舍下位进入高位义当相待不进不妙义当于待其实并与绝待不异无差即差六益宛然差即无差秪是一实是故此经不舍六名而成一实然前所明若远若近不出当文但约文中腾昔说者名为远近三周开废名为当文当知今经所谭异昔况复开显永异余经故远近当文实相无别故前文云今所入者与本入者不异。
○次明流通益中标列释。
三明流通利益者为三。
一出师二出法三出益。
○释中初明出师中三例不同谓法身生身及凡夫师。
弘经行人具通凡圣若法身菩萨誓愿庄严令此土他土下土上土得权实七益九益十益化功归已还资法身增道损生也。
初法身弘经者法身从上土来上谓实报等故能上土益物妙音观音普贤文殊即其人也实报七益如七方便同成一实他土具七亦能令他具足十益。
生身菩萨亦能此土他土弘经令他得权实七益化功归已增道损生而不能上土利益也。
生身菩萨亦能此土他土者神通但能往于他方而未能入方便有余令他得于权实等益既许用权以助于实故知能于他土得前六益名为权益得一实益名为实益始于此土得无生忍是故未能于上二土弘经益也虽则自能增道损生未能起应但能此土及以神通往于他土尚未能入方便有余故云不能上土利益。
凡夫之师亦能此土弘经令他得权实七益化功归已增益品位故无量义云有病导师在于此岸而成就船筏渡人彼岸即其义也问凡夫但能为凡夫弘经使凡夫得益亦能令圣人得益耶答圣有二种一小乘圣二大乘圣如经云若有实得阿罗汉生灭度想若遇余佛便得决了南岳师云初依名余佛无明未破名之为余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深觉圆理名之为佛佛灭后实得罗汉者于权实未了若遇初依即能决了成相似益或进入分真益此文往证凡夫之师得为小乘圣人弘经得益也经云六根清净人说法十方诸佛皆乐见之皆向其处说法一切天龙闻其所说皆大欢喜此亦是凡夫师为大圣说法之明文也。
凡夫师者通取五品及以六根净故今下答问文中引六根文证内凡位名为凡师。
○次出法者法谓方法亦曰法相弘经方法为唯用实亦许用权为显此意故云出法又为二初正释次今时下破立初文又三初明双用次明唯实三又云下释疑初文二先释次此则下结初又二先正释以三助一次但菩萨下明助意。
二出法者通经方法明出圣言文云若众生不信受者当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者带方便也深者明中道也带方便明中道者即别教也若但方便不明中道即通藏等教也经文许用别助圆而例推亦应用通助圆又文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岂隔藏通耶。
初文云经文许用别助圆者经云若不信此法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者有深复余者即别教法也入地名深地前名余。
但菩萨已得实慧亦得权意不以实滥权亦不谓权是实但为弘实而众生不信须为实施权以浅助深无虚妄也。
(△次结)。
此则双用权实而弘经也。
(△次明唯实)。
安乐行云若有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此则但令用实弘经也。
(△三释疑)。
又云随宜为说此亦不隔于权也。
○次破立中二先破。
今时人弘法或一向用大或一向用小皆不得佛意。
○次善弘下立。
善弘经者用与适时口虽说权而内心不违实法但使众生得权实七益于弘经畅矣。
正出弘经之相。
○次明益中凡言弘经之相益在灭后流通相也于中为四初出法次出人三正出益四举况初文二先明正宗中亦有流通之益次展转去正明流通益。
三出益者然流通利益不待第三流通段方明利益秪正说文中已指未来弘经之利譬喻品后授记品末法师品中皆明弘经功德利益能于如来灭后闻一句偈者亦与受三菩提记况弘宣者窃为一人说者功德尚多况处众广说者。
初中云譬喻品后等者品末文云钝根小智等不得为说若有利根智慧明了等乃可为说广如经文授记品末者四大声闻得授记已于他方土作佛弘经余如文法师品中者入室着衣坐座尔乃应为四众说法法师品文若作三段仍属正说若分本迹即在流通流通正在六七二卷文相可知。
展转至第五十人随喜功德尚非二乘境界况最初会中闻随喜者常不轻流通一句尚得六根清净况具足流通者。
(△次出人)。
初品弟子弘经功德无量亿劫行五波罗蜜不得为喻况第五品十方虚空宁有边表五品弘经尚叵穷尽皆云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如来之法皆非数量况八万大士千界微尘菩萨而当可说耶而当可知耶唯除如来无能尽知者也。
次初品去约人展转以下况上八万大士者如法师品中千界尘数者如神力品中指地涌菩萨是也。
○三明益中即是末代流通之益初明七益次明穿凿助显七益。
凡师弘经令凡七益经云此经是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闻是经不老不死者于老死中识老死实相老死是果报法识实相即得清凉理妙益也亦果报益也能持此经故生安乐土处莲华中不为贪欲所恼亦是离十恼乱是善行菩萨道亦名名字益亦是观行妙亦是修因妙得陀罗尼能旋假入空即是下中上药草等益亦是小树益得百千旋陀罗尼即大树益得法音方便陀罗尼是相似实益若有须?闻即得究竟三菩提即是真实益。
初文言不老等者只是达老死实相言旋假入空即三草等益者五品为小草七信为中草上草亦在五品位中以同三藏未断惑故八信已上为小树十信伏无明为大树初住已上即实事益虽分七益位必在圆。
复次如人穿凿高原见干土是下中上药草益见泥是小树大树益得水是最实益。
(△四举况)。
后五百岁尚获此益况复今时弘经利他宁无七益耶。
○第四明观心利益中二先正明观心次夫一向下破性过初又三先明观境次若能下劝须起观三净心下正明起观。
第四观心者小乘明心起未动身口不名为业大乘明刹那造罪殃坠无间无间是大苦报处刹那促起业处促心暂起重业已成况九法界而不具足。
初文者凡一切重罪皆由刹那故刹那若起已含因果故大乘观之已成重因举轻责重令勿起刹那。
若能净心诸业即净。
次如文。
○正起观中二初正明观相。
净心观者谓观诸心悉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
○次以是下结益。
以是观故知心非心心但有名知法非法法无有我知名无名即是我等知法无法即涅槃等此解起时于我我所如云如幻即是地上清凉益信敬惭愧诸善心生于空假中意而有勇即是因益念念与即空相应是中上草小树等益念念与即假相应是大树益念念与即中相应是最实事益于一念益心七种分别(云云)。
所以须明观心益者然上来得益由于现身口轮说法令他得于近远当文七益十益然益实由观法恐寻者不达文旨若远若近已谢于往正说流通自属于他若不自观己心徒数他宝。
○次破性中二初立性计。
夫一向无生观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堕自性痴又一向信外佛加不内心求益此堕他性痴共痴无因痴亦可解。
○次自性下破破文二先破自次三句例初破自中四初立事破。
自性痴人眼见世间牵重不前者傍力助进云何不信罪垢重者佛威建立令观慧得益耶。
○次又汝从下立道理破。
又汝从何处得是无生内观耶从师耶从经耶从自悟耶师与经即是汝之外缘若自悟者必被冥加汝不知恩如树木不识日月风雨等恩。
○三又三事下约法相破。
又三事汝不知外加一不信教二不自行求外加三不教人直是汝之不信非无外益也。
○四引证。
经曰非内非外而内而外而内故诸佛解脱于心中求而外故诸佛护念云何不信外益耶(云云)。
○次三句例中二先例。
他共无因痴例可解。
○次即假下结成。
即假故无自性即空故无他性即中故无共性双照故无无因性(云云)。
可解。
○五明权实者大文第五第二卷初大为五文释此十妙一列名二生起三引证四广释今当第五结前十妙以成权实于中为二初破古次正释初文又二先出古人意次破。
第五结成权实者光宅云照三三之境为权照四一之境为实今不用此解。
初云三三之权者此光宅意以昔三乘但各有三故云三三谓教人因昔三乘权未至于果故阙于果果即是理大小俱有理大小各有果何故昔三但有于三昔教何辜而不立理。
○次破中二先破三三次破四一初文又四初直破。
既以大乘果为大理何不用小乘果为小理。
○次彼下明光宅救。
彼救云小果非真故不以其果为理。
大师既不见光宅应是他人亦曾此破先有斯救故今述之。
○三若尔下重难。
若尔权教及权行人何尝是实既立权教行人何不立权理。
还以彼三三难彼无理。
○四又下重并难。
又权若无理俗不应称谛既言俗谛权不应止三也。
○次从实有四去难光宅四一中但立因果而无于理于中为三初难。
实有四者夫因果是二法云何以二法为理一耶。
○次引证责云云何分别因果为理一耶。
经云观一切法如实相不行不分别云何分别因果为理一。
○若尔去重难。
若尔便无实相则魔所说故不用彼释。
若但因果而不出理则同魔说今家和旧亦作四一乃废因果以立理一更加行一是故数同而名义永异。
○二正释中三初约法次约五味三故知下结判初文又二初直就十妙中结。
今明照十粗之境为权照十妙之境为实十粗者即前九法界三因缘等诸粗谛智乃至粗利益皆称权也照十妙者即是理妙乃至利益妙妙故为实。
○次复次下约施开相对以结又三初正结。
复次为十妙故开出十粗如为莲故华意在于莲而莲隐不现于余深法示教利喜余法有实而实不显文云如来方便意趣难解也又华开莲现譬开十粗显十妙则无复十粗唯一大事不可思议境界乃至利益。
○次引他同。
肇师云始从佛国终法供养皆明不可思议。
○三例。
今亦例尔既开粗已始终皆妙。
又约五味者乳味则有为十妙明十粗开十粗显十妙则成一权一实若就四悉檀则有六权二实若约四门则十二权四实也若约三藏一向是权化城杨叶还就三藏约化他为权就自行为实约四悉檀三权一实约四门十二权四实若方等既备有四教故三十种权一十种实若约四悉檀十四权二实对四门五十六权八实若约摩诃般若既废三藏但用三教通别二十种为权一十种圆为实若约悉檀十权二实若历四门四十权八实。
次五味中前四如文。
○第五味中分二谓法华涅槃。
若至法华前来一向皆废但说一实实中非无方便但是实相方便同称为实今约悉檀者未悟之前三权悟即一实若历四门十二权四实名数一往同三藏而意有天悬而地殊彼教十二权四实一向是权法华一向是实料简异方等般若(云云)故云但说无上道示真实相此之谓也。
法华如文。
○涅槃中二初与方等辨异。
若约涅槃涅槃备释四教亦是三十权一十实一往似同方等而意迥异彼则二入实二不入实。
(△次正约涅槃)。
今涅槃四俱入实因中则有三权一实在果则四实而无权。
次正约涅槃中初约教中云在果四俱实者四教俱得入实故也。
若约四悉檀十四权二实。
若约四悉十四权二实者别圆两教第一义悉皆实故也。
历四门五十六权八实若更约三因门五十六权若果门四实但是实仍其本因故说四耳是则四门入实约果四实十二权法华义齐也。
历四门者别圆两教中各有十二权四实并前两教三十二权故有五十六权八实若更约因门五十六权亦如前此中重云因者涅槃中人用前三教为入实门兼因作名有五十六与前数同名之为权果门者入实为果四教四门悉皆入圆同成一实无复有权故云但实仍其四门本因为名故云四实及别四实入圆四实同成一实意亦同之约果四实十二权者前之三教入实同圆故名为果就圆四门十六悉檀中自分权实四门有四第一义名为四实四门各有余三悉檀三四十二名为权悉此实中权不复同前三教三悉当知三教三悉即是权中之权三教第一义悉即是权中之实圆教第一义悉即是实中之实。
○次总结中二初约教结。
(△三结判)。
故知诸教虽同有权实权实不同或一向实或一向权或权实相兼皆是称当机情缘理未融。
○次更约教判又四初约四教。
今总就教判权实若约三藏通别三教是权圆教为实又诸教权实未融为权既融开权显实为实。
○次独约一圆用法华待绝以判。
今法华是一圆故为实又开权故为实。
今法华是待又开权是绝。
○三独约圆教以判亦有待绝。
若就圆教为语照前三教三十粗为权照十妙为实若就开权圆融为语决于三十粗皆成妙但称为实是故称妙。
○四若取下约悟以判。
若取悟理者理即非权非实不见一法空拳诳小儿说权说实是则为粗理则非权非实是故为妙也。
问前来诸文处处约教约味若判若开文相已广今此何故复重明耶答此有多意前明诸妙但释一妙以为十相故一一文中为欲明妙先明诸粗开之成妙今广释已复更束前非但诸文尽妙亦乃诸妙无殊故更合明只是权实及开权实又前诸文自行化他但明权实未明权实悉用四悉四悉之内几权几实复有诸门诸门之内四悉亦尔故更约五味诸味法门以判四悉几权几实是故更此以四悉权实结前诸文苦约诸教者但是重结诸权实意一切诸法亡泯不二故更约悟开前十妙权实同成一理心性乃识前来若妙若粗若开若施空拳咸实因兹复立大意显悟诳小之说咸堪被圆然此迹门谭其因果及以自他使一代教门融通入妙故凡诸义释皆约四教及以五味意在开教悉入醍醐观心乃是教行枢机仍且略点寄在诸说或存或没非部正意故纵有施设托事附法或辨十观列名而已所明理境智行位法能化所化意在能诠诠中咸妙为辨诠内始末自他故具演十妙搜括一化出世大意罄无不尽故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若解迹妙本妙非遥应知但是离合异耳因果义一自他何殊故下文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况体宗用只是自他因果法故况复教相秪是分别前之四章使前四章与诸文永异若晓斯旨则教有归一期纵横不出一念三千世间即空假中理境乃至利益咸尔则止观十乘成今自行因果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则彼此昭著法华行成使功不唐捐所诠可识故更以十门收摄十妙何者为实施权则不二而二开权显实则二而不二法既教部咸开成妙故此十门不二为目一一门下以六即检之本文已广引诚证此下但直申一理使一部经旨皎在目前。一者色心不二门二者内外不二门三者修性不二门四者因果不二门五者染净不二门六者依正不二门七者自他不二门八者三业不二门九者权实不二门十者受润不二门
是中第一从境妙立名第二第三从智行立名第四从位法立名第五第六第七从感应神通立名第八第九从说法立名第十从眷属利益立名。
一色心不二门者且十如境乃至无谛一一皆有总别二意总在一念别分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体力作缘义兼心色因果唯心报唯约色十二因缘苦业两兼惑唯在心四谛则三兼色心灭唯在心二谛三谛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实及无准此可见既知别已摄别入总一切诸法无非心性一性无性三千宛然当知心之色心即心名变变名为造造谓体用是则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于此故知但识一念遍见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故彼彼境法差而不差。
二内外不二门者凡所观境不出内外外谓托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心色体绝唯一实性无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真净无复众生七方便异不见国土净秽差品而帝网依正终自炳然所言内者先了外色心一念无念唯内体三千即空假中是则外法全为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十方诸佛法界有情性体无殊一切咸遍谁云内外色心己他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门成。
三修性不二门者性德只是界如一念此内界如三法具足性虽本尔藉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在性则全修成性起修则全性成修性无所移修常宛尔修又二种顺修逆修顺谓了性为行逆谓背性成迷迷了二心心虽不二逆顺二性性事恒殊可由事不移心则令迷修成了故须一期迷了照性成修见性修心二修俱泯又了顺修对性有离有合离谓修性各三合谓修二性一修二各三共发性三是则修虽具九九只是三为对性明修故合修为二二与一性如水为波二亦无二亦如波水应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从性成成三法尔达无修性唯一妙乘无所分别法界洞朗此由内外不二门成。
四因果不二门者众生心因既具三轨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无殊始终理一若尔因德已具何不住因但由迷因各自谓实若了迷性实唯住因故久研此因因显名果秪缘因果理一用此一理为因理显无复果名岂可仍存因号因果既泯理性自亡只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强分三惑义开六即名智浅深故如梦勤加空名惑绝幻因既满镜像果圆空像虽即义同而空虚像实像实故称理本有空虚故迷转应成性是则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体一若谓因异果因亦非因晓果从因因方克果所以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无改无明即明三身并常俱体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门成。
五染净不二门者若识无始即法性为无明故可了今即无明为法性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浊水清水波湿无殊清浊虽即由缘而浊成本有浊虽本有而全体是清以二波理通举体是用故三千因果俱名缘起迷悟缘起不离刹那刹那性常缘起理一一理之内而分净秽别则六秽四净通则十通净秽故知刹那染体悉净三千未显验体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照分十界各具灼然岂六根净人谓十定十分真垂迹十界亦然乃由果成等彼百界故须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终日双亡终日双照不动此念遍应无方随感而施净秽斯泯亡净秽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转染为净由了染净空中自亡此以因果不二门成。
六依正不二门者已证遮那一体不二良由无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阴二千为正国土一千属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虽无能所依正宛然是则理性名字观行已有不二正依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摄但众生在理果虽未办一切莫非遮那妙境然应复了诸佛法体非遍而遍众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终不改大小无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别故净秽之土胜劣之身尘身与法身量同尘国与寂光无异是则一一尘刹一切刹一一尘身一切身广狭胜劣难思议净秽方所无穷尽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兹自在用如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此以染净不二门成。
七自他不二门者随机利他事乃凭本本谓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如理性三德三谛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物机无量不出三千能应虽多不出十界界界转现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众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诸佛由三千理满故能应应遍机遍欣赴不差不然岂能如镜现像镜有现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若一形对不能现像则镜理有穷形事不通若与镜隔则容有是理无有形对而不像者若镜未现像由尘所遮去尘由人磨像现非关磨者以喻观法大旨可知应知理虽自他具足必藉缘了为利他功复由缘了与性一合方能称性施设万端则不起自性应无方所此由依正不二门成。
八三业不二门者于化他门事分三密随顺物理得名不同心轮鉴机二轮设化现身说法未曾毫差在身分于真应在法分于权实二身若异何故乃云即是法身二说若乖何故乃云皆成佛道若唯法身应无垂世若唯佛道谁施三乘身尚无身说必非说身口平等等彼意轮心色一如不谋而化常??至极称物施为岂非百界一心界界无非三业界尚一念三业岂殊果用无亏因必称果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业俱空假中故使称宜遍赴为果一一应色一一言音无不百界三业具足化复作化斯之谓欤故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尘报色同在本理毗卢遮那方乃名为三无差别此以自他不二门成。
九权实不二门者平等大慧常鉴法界亦由理性九权一实实复九界权亦复然权实相[宴-女+六]百界一念不可分别任运常然至果乃由契本一理非权非实而权而实此即如前心轮自在致令身口赴权实机三业一念无乖权实不动而施岂应隔异对说即以权实立称在身即以真应为名三业理同权实[宴-女+六]合此以三业不二门成。
十受润不二门者物理本来性具权实无始熏习或实或权权实由熏理恒平等遇时成习行愿所资若无本因熏亦徒设遇熏自异非由性殊性虽无殊必藉幻发幻机幻感幻应幻赴能应所化并非权实然由生具非权非实成权实机佛亦果具非权非实为权实应物机契应身土无偏同常寂光无非法界故知三千同在心地与佛心地三千不殊四微体同权实益等此以权实不二门成。
是故十门门门通入色心乃至受润咸然故使十妙始终理一如境本来具三依理生解故名为智智解导行行解契理三法相符不异而异而假立浅深设位简滥三法只是证彼理三下之五章三法起用三法既是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成故有用若了一念十方三世诸佛之法本迹非遥故重述十门令观行可识首题既尔览别为总符文可知。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十五
音释
啻
(施智切不啻不止也)。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