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第七十九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发布时间:2019-06-26 10:46:40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第七十九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智犍度他心智品第二之五

此三三昧须陀洹。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言无过去未来行于世中愚故。广说如上。

此三三昧须陀洹。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答曰。未来悉成就。过去灭已不舍则成就。现在若现在前则成就。道比智最初刹那无过去。所以者何。未有一刹那生已灭者。生已灭者。得果故舍。三未来成就。一现在。谓无愿三昧。彼灭已不舍。若起空三昧现在前。一过去成就。谓无愿三昧。三未来。一现在谓空。彼灭已不舍。若起无相三昧现在前。二过去谓空无愿三昧。三未来。一现在谓无相。若灭已不舍。于此三三昧。若起一现在前。过去未来三。现在一起现在前者。三三昧广如使揵度大章说。信解脱转根作见到。广说如人品中。若道过去。彼道已修已猗耶。乃至广说。修有四种。一得修。二行修。三对治修。四除去修。有为善法。是得修行修。有漏法是对治修除去修。外国法师说。修有六种。四如先说。更有二修。谓戒修分别修。戒修者是修根。如说若此六根。善调伏。善覆藏。善守护。善修者。谓能生乐。分别修者。分别于身。如说此身谓发毛爪齿等。乃至广说。罽宾沙门。作如是说。此二修当知在前二修中。谓对治修除去修。是故修有四种。此中依二种修而作论。谓得修行修。如说若修法智。亦修比智耶。此亦依二修而作论。如说修身修心修戒修慧。此亦依二修而作论。谓对治修除去修。如说云何修眼根。亦依此二修而作论。如说若修世俗初禅。亦修无漏耶。此亦依二修而作论。谓得修行修。如说若修空三昧。亦修无愿耶。亦依此二修而作论。如说若修身念处。亦修受念处耶。亦依此二修而作论。如说若修无常想。亦观无常想耶。此中或有说。是得修者。或有说。是行修者。如说云何可修法。一切善有为法。此中虽有四种修义。亦依得修行修而作论。是故得作四句。有法是得修行修非对治修除去修。有法是对治修除去修非得修行修。有法是得修行修亦是对治修除去修。有法非得修行修亦非对治修除去修。是得修行修非对治修除去修者。无漏有为法是也。是对治修除去修非得修行修者。染污法不隐没无记有为法是也。是得修行修亦是对治修除去修者。善有漏法是也。非得修行修亦非对治修除去修者。无为法是也。问曰修是何义。答曰勋义是修义。学习义是修义。明净义是修义。现前修以行名说。未来修以得名说。现在以现在前故名修。未来以当生故名修。复次现在有所作故名修。未来与欲故名修。复次现在在身中故名修。未来以得故名修。

若道过去。彼道已修已猗耶。答曰。若道过去已修已猗修者。谓二种修。得修行修。已猗者已过去故。颇道已修已猗。彼道不过去耶。答曰。有未来道。已修已猗。起不净观现在前。未来有无量刹那修。从第二刹那以后。尽名已修已猗道。谓得修以在未来故。不名过去。乃至起初尽智现在前。未来有无量尽智刹那修。从第二刹那修已后。尽名已修已猗道。谓得修。若道未来。彼道非已修非已猗耶。答曰。或道在未来。彼道非不已修。非不已猗。乃至广作四句。云何道在未来。彼道非不已修。非不已猗。答曰。诸未来道。已修已猗。如上所说。云何道非已修非已猗。彼道非未来耶。答曰。起未曾得道现在前。起不净观。乃至尽智现在前。此道非已修非已猗。此道非未来非已修者。是行修故。非未来者。是现在故。云何道在未来。彼道非已修非已猗。答曰。诸未来道。非已修非已猗者。起不净观乃至尽智现在前。未来无量刹那修。诸未来修。与最初刹那俱者。彼道非已修已猗。所以者何。是今修今猗。谓得修而彼道在未来。云何道不在未来。彼道非不已修。非不已猗。答曰。过去道亦起曾得道现在前。曾得道者。曾得不净观。乃至尽智起现在前。问曰。此道是今修今猗。是行修何故说非不已修非已猗耶。答曰。此文应如是说。过去道是也。不应说起曾得道现在前。若作是说。有何意耶。答曰。此道虽是行修。今修今猗。亦是得修已修已猗。若道现在。彼道今修今猗耶。答曰。若道现在。彼道今修今猗。或具二修。谓得修行修。或有唯行修者。颇道今修今猗。彼道非现在耶。答曰。有起未曾得道现在前未来相似者。修相似有四种。一修相似。二戒相似。三界相似。四性相似。修相似者此中说起未曾得道现在前。未来相似者修此中或有说。有漏道有漏道相似修。无漏道无漏相似修。评曰。应作是说。有漏道有漏道无漏道相似修。无漏道有无漏道有漏道相似。所以者何。以彼力故。起世俗道现在前。有漏无漏道修起无漏道现在前无漏有漏道修。戒相似者。如业揵度说。若成就过去戒。亦成就未来现在相似戒耶。相似戒者。如逮解脱戒。有相似逮解脱戒。禅戒有相似禅戒。无漏戒有相似无漏戒。有作戒有相似有作戒。无作戒有相似无作戒。界相似者。如根揵度说。若成就此相似眼根。亦成就此相似身根耶。若法同在一界可得者名界相似。欲界法与欲界法相似。色界法与色界法相似。无色界法与无色界法相似。性相似者。如毗尼中说。尊者陀婆摩罗子。左手放光。为诸相似比丘分房舍卧具。相似诵修多罗者。同在一处。相似诵毗尼者。同在一处。相似诵阿毗昙者。同在一处。相似行阿练若法者。同在一处。欲令诸比丘同住谈论静默者。各相随顺故。余经亦说。众生种类相似相随。行恶者与行恶者相随。行善者与行善者相随。此中于此四种相似中依修相似而作论。起不净观现在前。未来有无量不净观刹那修。诸未来修。与最初刹那俱者。此是今修。谓得修。彼道非现在在未来故。阿那般那念处。暖顶忍世第一法。见道修道。尽智现在前时。说亦如是。问曰。退阿罗汉果。住须陀洹果时。须陀洹果。但是得亦是修耶。答曰。但是得不修。若还得阿罗汉果时。但是得亦是修耶。答曰。过去者是得非修。未来者是得亦修。问曰。何故过去者是得非修。未来者是得亦修耶。答曰。若有现在因者。有得亦修。若无现在因者。但得非修。问曰。须陀洹果。亦有现在因。何故但得非修耶。答曰。若有现在因。能胜进者。是得亦修。住须陀洹果。虽有现在因。而是退道故。但得非修。

智揵度修智品第三之一

八智。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法智。乃至道智。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彼尊者迦旃延子。何故依八智而作论。答曰。此中应广如使揵度大章中说。法智摄几智。乃至道智摄几智。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毗婆阇婆提说摄他性法不摄自性法。为止如是说者意。而作此论。摄如使揵度一行品中广说。

法智摄法智。亦摄五智少分。谓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总而言之。法智摄法智。然法智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未至禅中者。摄未至禅中者。乃至第四禅中者。摄第四禅中者。又法智是四智。谓是苦智。乃至道智。苦智摄苦法智。乃至道智。摄道法智。又法智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者摄过去者。未来现在者。摄未来现在者。又过去法智。有无量刹那。彼刹那即摄彼刹那。未来现在说亦如是。云何摄他心智少分邪。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无漏者。不摄有漏者。彼无漏复有二种。谓法智分比智分。摄法智分。不摄比智分。是名少分。云何摄苦智少分邪。答曰。苦智是法智分比智分。摄法智分。不摄比智分。是名少分。乃至道智说亦如是。比智摄比智。亦摄五智少分。广说如法智他心智摄他心智。亦摄四智少分。谓法智比智等智道智。总而言之。他心智摄他心智。然他心智在根本四禅中初禅者。摄初禅者。乃至第四禅者。摄第四禅者。又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有漏者摄有漏者。无漏者摄无漏者。又他心智。是法智分比智分。法智分摄法智分者。比智分摄比智分者。在过去未来现在。如先所说。云何摄法智少分邪。法智是四智摄道智不摄余智。是名少分。又道智是总相别相。摄别相者。不摄总相者。道智有缘三世者。有缘现在者。有缘自身。有缘他身者。有缘心心数法者。有缘五阴者。摄缘现在他身心心数法者。不摄缘过去未来自身及五阴者。是名少分。比智亦如是。随相而说。云何摄等智少分邪。答曰。等智在十一地。从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摄在根本四禅地者。不摄余地者。又等智缘总相别相。摄别相者。不摄总相。余广说如上。云何摄道智少分。答曰。道智在九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三无色定。摄根本禅地。不摄余地者。是名少分。又道智缘总相别相。乃至广说。是名少分。等智摄等智。亦摄一智少分。谓他心智。总而言之。等智摄等智。然等智在十一地。谓欲界未至中间根本四禅四无色定。欲界摄欲界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摄非想非非想处者。又欲界者。有善秽污不隐没无记。善摄善者。秽污摄秽污者。不隐没无记摄不隐没无记者。此三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未来现在。即摄过去未来现在者。又过去。有无量刹那。彼刹那即摄彼刹那者。未来亦如是。如是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地说亦如是。云何摄他心智少分。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有漏者。不摄无漏者。是名少分。苦智摄苦智。亦摄二智少分。谓法智比智。总而言之。苦智摄苦智。然苦智在九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三无色定。未至禅摄未至禅者。乃至无所有处摄无所有处者。余广说如上。云何摄法智少分。答曰。法智是四智。谓苦集灭道智。摄苦智分。不摄余智分。是名少分。如法智比智亦如是。如苦智。集灭智亦如是。道智摄道智。亦摄三智少分。谓法智比智他心智。总而言之。道智摄道智。广说如上。苦智异者。摄他心智少分。云何摄他心智少分。答曰。他心智是有漏无漏。摄无漏者。不摄有漏者。是名少分。若成就法智。于此八智。为成就几不成就几。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说无成就者意故。而作此论。

若成就法智。于此八智。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成就三四五六七八。苦法智时。无他心智三。谓法智苦智等智。有他心智四。苦比忍时。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苦比智时。无他心智四。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有他心智五。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集法忍时。无他心智四。有他心智五。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集法智时。无他心智五。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集智。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集法忍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集比智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集法智时。已立集智名。灭法忍时。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灭法智时。无他心智六。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灭智。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灭比忍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灭比智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灭法智时。已立灭智名。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道法忍时。无他心智六。有他心智七。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道法智时。无他心智七。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有他心智八。此中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道比忍时。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此中增见增慧增道。不增智不增名。所以者何。道法智时。已立道智名。苦比智时。已立比智名。乃至成就道智。随相而说。

若修法智时。亦修比智邪。修有四种。广说如上。此中因二修而作论。谓得修行修。凡夫人离欲界欲时。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第九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离初禅欲时。若即依初禅作方便者。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若依第二禅边作方便者。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第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乃至离第三禅欲亦如是。离第四禅欲时。若即依第四禅作方便者。方便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若依空处边作方便者。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空处欲时。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未离欲界欲凡夫。起四无量初二解脱初四胜处不净安那般那念念处暖顶忍世第一法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欲界欲凡夫。起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八一切处不净安那般那念念处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离欲界欲凡夫。起达分善根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离欲界欲凡夫。起通时。方便道二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一解脱道中。现在修他心智。未来修等智。他心智五无碍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即彼凡夫。起无色界解脱空处一切处识处一切处依无色界念处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此则说凡夫人圣人见道中起如是功德现在前。即是功德未来修。如起忍现在前。即未来修忍。起智现在前。即未来修智。唯除三心顷。未来修世俗道。谓苦比智。集比智。灭比智。修见道边等智。问曰。何故见道中。唯修相似法。修道中修相似不相似法邪。答曰。见道中所缘定对治定故。唯修相似法。不修不相似者。修道中所缘不定对治亦不定故。修相似不相似法余答广说。如杂揵度。若无他心智入见道道比智现在前时。现在修二智。谓道智比智。未来修六智。除等智他心智。若有他心智现在。亦修二智。未来修七智。除等智。圣人以世俗道。离欲界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未来修七智。若以世俗道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离初禅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若以世俗道作方便。方便道九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圣人以无漏道。离欲界欲时。若以世俗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起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于四智中。若起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四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离初禅欲时。若以世俗道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九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时。若以世俗作方便。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八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二智中。若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及三界善根。是则说圣人离欲。未离欲界欲。信解脱转根作见到。若以世俗。作方便道。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无碍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解脱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或有说者修六智。或有说者修七智。离欲界欲信解脱转根作见到时。若以世俗作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无碍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解脱道。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或有说修七智。或有说修八智。时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时。若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若以无漏作方便。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九无碍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六智。八解脱道。于六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九解脱道。于二智中。若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及三界善根。修勋禅时。初刹那顷。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七智。第二刹那顷现在前修等智。未来修七智。第三刹那顷。于八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起通时五无碍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七智。二解脱道中。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起他心智解脱时。现在修他心智。未来修八智。起四无量初三解脱八胜处八一切处不净安那般那念禅中世俗念处世俗无碍无诤愿智半多俱置迦空空三昧无愿无愿三昧无相无相三昧世俗无色解脱空处识处一切处无色界世俗念处入灭定微细想时。现在修等智。未来修八智。起无漏智时。现在修他心智。未来修八智。起禅中无漏念处无漏无碍。于八智中现在。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起无色界无漏解脱无漏无碍无漏念处。于四智中。若一一智现在前修未来修八智。起出灭定微微心。现在修等智。未来亦修等智。如是等说是略毗婆沙。若修法智时。亦修比智邪。乃至广说。作四句。修法智不修比智者。见道中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时。不修比智。所以者何。见道中若修此功德。即此功德未来修法智现在前。即修法智比智现在前。即修比智学见迹。若阿罗汉起本得法智现在前。学者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迹是圣谛。若有见者。名为见迹。阿罗汉者。若慧解脱。若俱解脱。是时不修比智。所以者何。起本得功德现在前。尚不能令次后刹那修。何况未来远者。修比智不修法智者。见道中苦比智集比智灭比智时。不修法智。如先所说。学见迹。若阿罗汉起本得比智现在前。如上所说。修法智亦修比智者。入见道道比智时。修法智亦修比智。所以者何。是时舍曾得道。得未曾得道。断烦恼同一味证解脱。得具得八智。修十六行学见迹。若阿罗汉。起未曾得无漏智现在前。学人以无漏道。离欲界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乃至离无所有处欲。得俱修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时。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八解脱道。信解脱转根作见到时。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无碍道。解脱道。修勋禅时。前后心刹那。学人起无漏他心智。起无漏念处。起无色无漏解脱。如是等时起未曾得无漏智现在前。得修法智比智。离非想非非想处欲。阿罗汉住最后解脱道时。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若以无漏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修勋禅时。前后心刹那。起无漏他心智。起无漏念处。起无漏无碍起无漏解脱。如是等时。起未曾得无漏智现在前。得修法智比智。起未曾得世俗智现在前。是时得修法智比智。学人以世俗道。离欲界欲。若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九无碍道。九解脱道。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若为断非想非非想处欲。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信解脱。转根作见到时。若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修勋禅时。中心刹那。起通时方便方便道。五无碍道。三解脱道。起四无量世俗解脱胜处。一切处不净安那般那念世俗念处入灭定微细想时。解脱阿罗汉。转根作不动。若以世俗作方便。方便道。修勋禅时。中心刹那起通时。方便道。五无碍道。三解脱道。起无量世俗解脱胜处一切处。起世俗念。处世俗无碍。起无诤愿智半多俱置迦。入灭定时。微细想。如是等时。起未曾得世俗智现在前未来得修法智比智。不修法智比智者学见迹。若阿罗汉。起已曾得世俗智现在前。已曾得功德现在前。尚不能令次后刹那修。何况未来远者。起未曾得世俗智现在前。谓闻思慧。及出灭定微微心。是时不得修法智比智。一切凡夫人。不修此智。所以者何。此智非凡夫法故。是以不修染污心者。是退分。其性沉重。与懈怠相应。胜妙与精进相应。心能有所修。无记心者。是卑下劣弱。如腐种子。不能有所修坚固牢强心。能有所修入无想定灭定。是无心法有心法。能有所修无想。众生或有说者。一切时不能起善心现在前。或有说者。虽起善心。不能为修作所依。一切忍现在前时。唯修忍不修智。问曰。起已曾得法现在前。何故无未来修邪。答曰。此法已用。已有所作。已与果故。复次此法已修已猗。更无势用。复次起已曾得法现在前时。是行修在未来世时。是得修以经历世故。但有损减。何得更增益邪。如人食用先所聚财物。但有损减。更无增益。彼亦如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