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楞严经玄要

发布时间:2019-05-07 20:13:53作者:楞严经念诵网

全体破显者:上文虽明显的揭示出别教真谛的中道,唯只够「但中」,他不能遍摄一切法。今文又逗引当机,入到能含具一切法的中道。本来是随智说的,但是随情尚未净尽。因此在庚三科中,遍历阴、入、处、界、去会理,如文中「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处所阐明的是(第六、二谛),别教的里面,摄有圆教的中道的俗真二谛。如幻有、幻有即空,皆是俗谛。一切法趣不有不空,是真谛。「诸幻化相」为幻有。「随处灭尽」为幻有即空。「幻妄称相」幻有即空,皆名俗谛。「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即是真谛。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即是一切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就是一切法趣不有。「因缘和合,虚妄名灭」就是一切法趣不空啊。

全体胜义破显者:上文别教中,已含有圆教的中道,虽然具有一切法的归趣,但是尚没深刻的剖析圆理。今文引导当机,明显的趣入圆理,一切是称性而谈,广泛的发挥,纯粹是随智而说的。例如经文「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乃至第四卷中,「尚留观听」等义。所阐明的是(第七、二谛),圆教的中道俗真二谛。如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谛。一切法趣有,也趣空,趣不有,也趣不空。即是真谛。圆教的俗谛,与别教大体相同,所以经文中,不复引申。圆教的真谛,与别教的不同点,就在一切法既趣有,也趣空上。所以说「生灭去来,本如来藏」。生、就是趣有。灭、就是趣空。来、是趣有。去、就是趣空。随便举出一法,皆不出如来藏的范畴。一个如来藏中,具足了一切如来藏,一切如来藏,能归纳于一个如来藏中。所谓、「放之可以弥六合,卷之可退藏于一心」。经中发挥此义,皆在七大科目的一里面。破显圆理的地方,皆用四种义理来料简,就是破处即是显处,有如即是空如。

我祖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详细的阐明了真俗二谛的义蕴。因为网罗诸经,搜抉奥义,所以才能头头是道,法法井然。与楞严的义旨,函盖相合。楞严虽然来在智祖以后,但是前圣后圣,其揆一也。况法华楞严,皆出于如来金口所说,教义自然不能相乖违。行者应当认清如来所立的言教,均有严密的法则,其等级,丝毫不容紊乱。应当依教,循序渐进,从浅入深,丝丝入扣,这样可免去因躐等,悞入歧路,以蛇为绳的过失。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来是按照教理,科次,说、说法之法门。若不是以十番辨见,如经线纵括,岂能由微入妙。若不以四科、七大,似纬线横织,广拣四科,皆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灵明廓彻,广大虚寂,不是以偏计之心,可以拟思的。平开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一切凡情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不是可以口来议的。当机如何能慧觉圆通,得无疑惑。自阿难于第一卷起请求世尊,「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到此已经彰明显著。已知以心心不可思议,为能观的智慧。以法法不可思议,作所观的境界。若能作如是观,那末,如来的密因,一切菩萨的万行,均全盘托出,罄尽无余了。

但是当机仍未能彻底明憭,「全性起修」的妙义。因此又有「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的请求。又劳世尊,开示妙修行路的三观法门,指明「全修在性」。又拣选出应当以不生灭性,为本修的因地。并发明二种毫无犹豫的决定义旨,一为非可作之法,二为非有为之相。这二决定义的要旨,并非像凡夫的知见,以为一事不作,就是非可作。一事不为,就是非可为。应当在一切法相的里面,略量剔选出非有为的法性才对。试问、你能在法性的里面,指出一法,属于可作的吗?若说有可作的,请问、是已作了呢?抑是尚未作呢?若说是已经作了,那末、就不用再有作了。若说未作,那末、就是无作了。离开这已作未作,就是正在作的当儿,也是等于无作。为什么呢?因为法不孤起,凡起、皆是相对依存,互相假借,才生出种种名相来。设若世上没有已作未作的法相,那末、作的像貌,也不可得。像貌尚没有,更谈不到叫什么名字了。所以应该在一切作的时候,观念非可作的性。正在为的时侯,观念非有为的相,这就是二决定义的主要宗旨。若是不能明憭此义,你就是不作不为,仍然是作其不作,为其不为,那是生灭的因,如何能证如来的不生不灭之果?若是能彻底憭解二决定义的宗旨,任是菩萨大业繁兴,以及瞻风拨草,运水搬柴,皆是无为的妙用。以不生灭心,为本修的因,自然能证得如来的不生灭果。但是这个义埋太深奥了,他的究竟处,二乘圣人,尚不明憭。何况欲漏尚没尽净的凡夫呢?

当机虽然已开圆解,但是观行的功夫尚没纯熟,触物仍然有障碍,境有变异,仍生迷惑。如来又以最初方便,说明六根妄结的根由,成有可作性。又开示若能「不由前尘所起知见」,六根即解,成非有为相。

当机又疑惑非可作,非有为,就成了断灭。所以又令罗后睺罗击钟,以证明闻性是永不生灭的。

当机又问六根所结的本元?如来又以譬喻阐明,结与解,本来无二。破除他的偏计执着,妄作生灭之因。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结,更何用去解呢?既然没有结与解,也就没有生灭可言了。一切皆是众生悞认为偏计浮尘等根,是他的自身相。前尘攀缘的影子,是他的自心相。色声香味,为他有相。有无较错,为断常相。四大合离,为生灭相。诸相纷纭,皆是从偏计而起的。他岂知道,你偏计六根之结,结也没生。偏计六根之解,解也没灭,完全是庸人自扰。什么缘故呢?因为所有的偏处计度,皆无实性,皆是幻妄的。由计度而产生的生灭,如空中的花,并没有实体。六根的结元,结在偏计。你若是不去偏计,结也就不可得了,结尚不可得,更谈不到解了。所以说结解无二。如经文。「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云云。六根他不自己挥发识知,须托六尘的相,而后才挥发识知,是名见分。六尘他自己不能成相,须托六根的知,而后有相,是名相分,相分与见分,皆没有他的独立自性,所以说与交芦相同。

为什么与交芦一样呢?因为交芦元没有自己独立的种性,他与常芦不同,乃是两棵芦交抱而立,二个根也盘结在一起,分开则扑地不能独立。两棵连成一体,所以名为交芦。虽是一体,但为二芦所成,虽是二芦,而甲与乙不能分开。照这样说,能说是甲芦呢?乙芦呢?交芦呢?乃是非一、非二、非三。即一、即二、即三。借着交芦,比喻六根无独立的自性,是依着相见二分而成体。相也没有自性,是依着根尘二法以分形。皆系两面互夺,从胜立名。其究竟的了义,不是一二三,即是一二三。非的时侯就是即,即的时候就是非,不容以心来思,以口去议。若能作如是观,观念无何有(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是不生灭因,自然就能踏入妙三观门的阃奥。

众生以为根尘各有自体者,就是偏计已成结缚。若是以根尘各无自体的,也是偏计已成结缚。欲得解脱,应在自、他、共、不共、的法门上着手。应该离自相、他相、自他共相,自他不共相。复要不即不离一切相。能这样体会,那末、一切诸法就不屑再去分别了。因为解时根尘也未减,结时根尘也未增。只此森罗万象,一心了了常明,所以绾巾作喻,要解开,非空心不可。

当机仍未明白圆通的根本,请求最后的开示。佛令众圣,各述圆通的根本,结果皆不离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共成二十五门圆通修证。以如是不生灭的因,证如是不生灭的果。由此显然可知,世界上一切诸行及有为,皆是常住不生灭性。只在当人肯不肯舍弃一切偏计执情而已。

到第七卷中,当机又请示三德位,临文可知。总之这一部经的要旨,全在前三卷半的里面。妙悟圆理,以妙悟助成妙修,有了妙修,方能得到妙证。

妙悟者、就是憭解一切法即真、即俗,即中的圆三谛理。妙修者,就是观念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妙三观门。妙证者,实证到一切法即法身,即般若,即解脱的圆三德位。如是种种三法,若悟、若修、若证,一、三均不可思议,统摄在大佛顶的妙玄之内,所以才立名啊。

从第八卷到第九卷,广泛的开示七趣流转的差别,意旨在显妙戒,方能成妙慧。到第十卷,详细的阐明五阴的魔境,意旨在显妙慧,方能成妙戒。戒与乘须并急,皆不可缓。总之佛法修行的大旨,应以不取不着,遂进遂舍,作解脱的真方便。魔与外道,与佛法皆是背道而驰的,就是他们不持正戒,不破旧习,仍依着凡夫贪婪的根性,修成了自缚的魔法。这是魔与外道,所以终为魔与外道也。行者若是希望证到佛的妙觉,对于三聚净戒,万不可轻忽。盖由戒方能生定,由定方能生慧。所以此经,如来最后以破戒恶法为问端,精研七趣。又以无闻比丘为语端,备明五阴魔境,辞意恺切,其意义在注重严净毗尼,与多闻,方能成为妙戒妙慧之正因。

以上就是楞严经玄要了,其实楞严经的主要内容是让我们开悟,让我们更好的去修行经文的。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首页123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浅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念诵网